《题三教圆通堂》

时间: 2025-01-17 08:44:24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

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

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

排楹压文础,焕采涂朱蓝。

而将罝吾儒,复欲笼彼聃。

二徒不自晓,恬若均笑谈。

越鸟不巢北,伐马不嘶南。

固亦辨殊土,麟鷟唯时堪。

意思解释

题三教圆通堂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
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
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
排楹压文础,焕采涂朱蓝。
而将罝吾儒,复欲笼彼聃。
二徒不自晓,恬若均笑谈。
越鸟不巢北,伐马不嘶南。
固亦辨殊土,麟鷟唯时堪。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里最灵动智慧的是人与天地的交流。
其中有佛与老子,何必再推崇为三教呢?
三教的圆融,真诚与明智自会包涵其中。
排开横梁,压迫着文人的根基,
华丽的色彩涂抹着朱红和蓝色。
却想要捕捉我们的儒家,
又想要囚禁那些道家。
这两位弟子竟然不明白,
安然自若地像是在闲谈。
越鸟不在北方筑巢,
伐马的声音不在南方嘶鸣。
固然也能分辩不同的土地,
麟与鵟总是要看时机。

注释:

  • 佛老:指佛教与道教的创始人,佛陀与老子。
  • 三教:指儒教、道教与佛教。
  • 圆通:指三教的圆融与通达。
  • :捕捉、网住的意思。
  • :指老子,常用其姓“李”或字“聃”来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而受到后世的推崇。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对自然细致的描写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

创作背景:

《题三教圆通堂》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佛教、道教与儒教三教并存的文化现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三教合一的看法,强调了智慧与真诚的内涵。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题三教圆通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三教历史的深厚与复杂。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人与天地的交融,展示了人类智慧的灵动。尤其是“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一句,表明了作者对三教的理解与推崇,认为三教实际上是相互融合的。通过“圆通”这一概念,作者强调了智慧的内涵,认为真正的明白与诚意是包罗万象的。

在形式上,诗的用词考究,意象丰富,分句之间层层递进,构成一种哲理性的思考。通过对比的手法,梅尧臣在诗中展现了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三教的思考,更是对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处中最灵智:在此地最灵动的智慧。
  • 人与天地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其间有佛老:其中有佛教与道教的智慧。
  • 曷又推为三:何必再将其分为三教呢?
  • 共以圆通出:三教的融合与通达。
  • 诚明自包含:真正的智慧和诚意自会包容万象。
  • 排楹压文础:压迫着文人的根基,象征着对传统的冲击。
  • 焕采涂朱蓝:华丽的装饰,体现文化的繁华。
  • 而将罝吾儒:想要限制儒家的思想。
  • 复欲笼彼聃:又想要囚禁道教的思想。
  • 二徒不自晓:两位弟子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 恬若均笑谈:安然自若,似乎在闲聊。
  • 越鸟不巢北:比喻选择生存的环境。
  • 伐马不嘶南:比喻行为与环境的和谐。
  • 固亦辨殊土:能够辨别不同的文化与土地。
  • 麟鷟唯时堪:麟与鵟的出现要看时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越鸟不巢北,伐马不嘶南”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句式的重复与排列,使得思想更为清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三教的思考,传达了对人类智慧、自然和谐的深刻理解,强调了文化的包容性与多元性。

意象分析:

  • :象征智慧与慈悲。
  • :象征道教的悠久与深邃。
  • 圆通:象征和谐与融合。
  • 越鸟:象征自由选择的生命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教分别是? A. 儒教、道教、基督教
    B. 儒教、道教、佛教
    C. 儒教、道教、伊斯兰教
    答案:B

  2. “越鸟不巢北”所表达的意思是? A. 鸟类迁徙的自然规律
    B. 选择适合的生存环境
    C. 地理位置的限制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圆通”主要指什么? A. 圆形的通道
    B. 三教的融合与通达
    C. 物体的运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题三教圆通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虽有差异,但都反映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梅尧臣则关注文化的融合与哲理的探讨,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梅尧臣研究》
  • 《三教文化在宋代的交融与发展》
  • 《古诗词鉴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