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斑斑远林鸟,极目波烟中。
各识时早暮,不忘巢西东。
推物得真意,吾将效陶公。
白话文翻译:
远处树林中点缀着斑斑的鸟儿,我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和烟雾缭绕的景象。鸟儿都知道何时早晚,从不忘记自己的巢穴在西边还是东边。推敲事物的真谛,我也要效仿陶渊明。
注释:
- 斑斑:形容鸟的颜色斑驳,或是鸟儿的形态各异。
- 极目:向远处眺望。
- 波烟:波光与烟雾,描绘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 早暮:早晨与傍晚。
- 巢西东:指鸟儿的巢穴在西边或东边,表达了对家的依恋。
- 推物得真意:推敲事物,领悟其真义。
- 陶公:指陶渊明,古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归隐田园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通过描写鸟儿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远处树林中栖息的小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以“斑斑远林鸟”引出,鸟儿在远处的树林中点缀着,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接着,诗人“极目波烟中”,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辽阔与宁静。鸟儿对时间的敏感与对巢穴的依恋,反映了生命的规律与归属的主题。在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结合,感悟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仰慕,期望能像他那样,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蕴含着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斑斑远林鸟:描绘鸟儿在树林中的姿态,生动形象。
- 极目波烟中:强调远望的视野,波光与烟雾交映,增加了诗的意境。
- 各识时早暮:鸟儿对时间的敏感性,反映了生命的智慧。
- 不忘巢西东:即使在外,它们始终牢记回家的方向,表现对家的乡愁。
- 推物得真意:诗人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 吾将效陶公:表达诗人对陶渊明的向往,渴望追求隐逸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鸟儿的生活与人的生活相并列,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拟人:鸟儿被赋予了对时间的知晓,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中前后句构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鸟儿栖息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属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鸟:象征自由与归属,代表自然界的生灵。
- 波烟: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神秘,表现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巢:象征家与归属,表达对家园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斑斑远林鸟”描述的是哪种动物?
- A. 鱼
- B. 鸟
- C. 虫
- D. 兽
-
“吾将效陶公”中的“陶公”指的是谁?
- A. 陶渊明
- B. 陶弘景
- C. 陶行知
- D. 陶福
-
诗中提到的“巢西东”是指什么?
- A. 方向
- B. 时间
- C. 地点
- D. 颜色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栖烟鸟》和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鸟的生活,但梅尧臣更侧重对鸟儿生存状态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梅尧臣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