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云遮野墅,飞雨过沧溟。
杰阁几人倚,晚涛同佛听。
烟蒸海气白,风闪寺灯青。
愿逐南飞鹤,高吟入杳冥。
白话文翻译:
幽静的云彩遮住了乡间的别墅,飞来的雨水越过了广阔的海洋。
几个人倚靠在高耸的阁楼上,听着晚潮的声音与佛音交融。
烟雾蒸腾,海面上气息弥漫,灯光在风中闪烁着青色的光辉。
我希望能跟随南飞的仙鹤,高声吟唱,进入那无边无际的冥冥之中。
注释:
- 幽云:指静谧的云朵,形容环境的宁静。
- 野墅:乡间的别墅,意指诗人所处的幽静之地。
- 飞雨:形容阵雨的突然与轻盈。
- 沧溟:指深广的海洋。
- 杰阁:高耸的楼阁,象征着诗人的高远志向。
- 晚涛:傍晚时的海浪声。
- 佛听:指佛教的祥和气氛,与自然的声音相融合。
- 烟蒸:形容烟雾弥漫的状态。
- 杳冥:深邃而遥远的地方,通常用于形容虚无的境地。
典故解析:
- 南飞鹤:常用来象征高远的志向与追求,鹤在古代被视为长寿与仙境的象征。
- 佛听:反映了佛教文化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影响,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精神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赞衮(清代)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诗歌表现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清新、高远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游览台南开元寺之后,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佛教文化的感受。开元寺的静谧与悠远,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创作了这首诗,以此来记录自己的游历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幽云遮野墅”描绘了一个静谧的乡村环境,给人以安逸之感。接着“飞雨过沧溟”则将视野扩展到广阔的海面,雨水的飞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常与变幻。杰阁与晚涛的结合,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与佛教文化的和谐共处。“烟蒸海气白,风闪寺灯青”展现了诗人对寺庙氛围的细腻观察,描绘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境界。最后一句“愿逐南飞鹤,高吟入杳冥”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渴望,想要追随仙鹤的自由,表达了对超脱现实、追求理想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云遮野墅:描绘出一个静谧的乡村景象,幽静的云彩遮住了周围的别墅,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飞雨过沧溟:雨水如飞鸟般轻盈,穿越了广阔的海洋,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杰阁几人倚:几个人靠在高阁上,显示出人们在自然美景中的享受与放松。
- 晚涛同佛听:晚潮的声音与佛教的心灵宁静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和谐与超然的境界。
- 烟蒸海气白:海面的烟雾蒸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感觉。
- 风闪寺灯青:风中闪烁的寺灯散发出青色的光辉,给人以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 愿逐南飞鹤:表达出诗人渴望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心情。
- 高吟入杳冥:希望高声吟唱,进入深邃的虚无之中,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雨”比喻雨水的轻盈与迅速,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如“晚涛同佛听”,赋予潮水以人性化的特征,显示出自然与佛教的和谐。
- 对仗:如“烟蒸海气白,风闪寺灯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希望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幽静,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幽云:象征着宁静与隐秘的心境。
- 飞雨:象征着变幻无常的自然力量。
- 杰阁:象征着追求高远志向与人文气息的结合。
- 晚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节奏。
- 南飞鹤:象征着自由与追求理想的心灵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飞雨”是指什么? A. 飞来的雨
B. 飞鸟的名字
C. 雨水的变幻 -
“愿逐南飞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逃避
B. 对自由理想的追求
C. 对家乡的思念 -
“烟蒸海气白”中“白”表示什么? A. 幽暗的环境
B. 清新的气息
C. 朦胧的景象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静谧环境的赞美,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唐赞衮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