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作者: 赵我佩 〔清代〕
晓钟敲破梨花梦。
绣衾如水春寒重。
怕听子规啼。
归期未有期。
妆台和泪倚。
镇日慵梳洗。
不敢画眉弯。
生憎是远山。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钟声把我从梨花的梦中惊醒,
绣被如水般凉重,使我感到春寒的逼近。
害怕听到子规鸟的啼鸣,
因为归期还未确定。
我倚在妆台上泪水涟涟,
整日懒于梳洗打扮。
不敢画眉,心中满是愁苦,
只因那遥远的山景让我更加烦恼。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钟: 清晨的钟声。
- 梨花梦: 指梦中有梨花,象征美好的愿望与期待。
- 绣衾: 绣花的被子,象征温暖与柔情。
- 子规: 指杜鹃鸟,常被认为是悲伤的象征。
- 妆台: 化妆的台子,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打扮。
- 不敢画眉: 指因心情不好而不愿意打扮。
典故解析:
- 子规啼: 杜鹃啼叫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尤其在古代诗词中频繁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女诗人,擅长词曲。她的作品多反映女性的情感世界,文字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菩萨蛮》写于赵我佩的个人生活经历中,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思念与忧伤,反映了清代女性在社会环境中所遭遇的情感困境。
诗歌鉴赏:
赵我佩的《菩萨蛮》是一首深情而富有画面感的词作。全词以清晨的钟声开篇,瞬间拉开了情感的序幕。钟声的响起仿佛是对梦境的强烈打扰,令人从甜美的幻想中惊醒,这种突兀感即刻传达了内心的失落与悲伤。
“绣衾如水春寒重”,这句运用了比喻,将温暖的被褥与春寒的感觉结合,突显出一种惆怅而又无奈的情绪。这里的“春寒”不仅仅是天气的寒冷,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孤寂与无助。
接下来,诗人对杜鹃鸣叫的恐惧,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子规啼叫正好是春天的标志,但在此时却成了心灵的重负,令人难以忍受。归期未定,心中焦虑,这种情感在女性的生活中尤为常见,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折射出普遍的女性困境。
“妆台和泪倚”,这是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泪水在此成为一种情感的象征,代表着无尽的思念与愁苦。整日懒于梳洗,说明心情的沉重和对美好生活的无力追寻。
最后一句“生憎是远山”,不仅是对远方的渴望与厌倦,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意象鲜明,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失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钟敲破梨花梦: 清晨的钟声打破了甜美的梦。
- 绣衾如水春寒重: 绣被如水般冷,春寒的感觉沉重。
- 怕听子规啼: 害怕听到杜鹃鸟的啼叫。
- 归期未有期: 回家的时间还没有确定。
- 妆台和泪倚: 在妆台上泪水涟涟地依靠。
- 镇日慵梳洗: 整天懒于梳洗打扮。
- 不敢画眉弯: 不敢画眉,因为心情沉重。
- 生憎是远山: 对遥远的山感到厌烦。
修辞手法:
- 比喻: “绣衾如水”将被子比作水,突出其凉重的感觉。
- 拟人: “晓钟敲破”赋予钟声以动作,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对仗: 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爱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刻,传达出女性在情感与生活中的苦闷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钟: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梨花: 代表美好与纯洁的梦境。
- 子规: 象征离别、思念与忧伤。
- 妆台: 反映女性的内心世界与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晓钟敲破梨花梦”中的“梨花”象征什么?
- A. 美好愿望
- B. 悲伤
- C. 失落
-
“绣衾如水春寒重”中“春寒”表示:
- A. 温暖
- B. 寂寞
- C. 寒冷
-
诗中“生憎是远山”表明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远方的厌倦与无奈
- C. 对归家的期待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菩萨蛮》
诗词对比:
赵我佩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但赵我佩的作品更加强调思念的沉重,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