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7 10:23:15

腹皤目睅状粗顽,浪得时名满世间。

口腹中人常腊毒,肺肝如见善藏奸。

征文误入吴都赋,窜迹难穷丙穴湾。

正恐逋逃渊薮在,海风吹去又吹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腹皤目睅状粗顽,浪得时名满世间。
口腹中人常腊毒,肺肝如见善藏奸。
征文误入吴都赋,窜迹难穷丙穴湾。
正恐逋逃渊薮在,海风吹去又吹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外表粗糙、看似无害的河豚,然而其内部却充满毒素,令人警惕。虽然它在世间名声在外,但吃河豚的人常常要面对生死的危险。诗人用河豚的特性比喻那些表面善良却内心阴险的人。诗中提到的“吴都赋”暗指误入歧途的伤感,最后表达了对逃避危险的恐惧。

注释:

  • 腹皤:腹部呈白色,形容河豚的外观。
  • 目睅:眼睛睁得大大的,形容其眼神的状态。
  • 腊毒:指河豚体内的毒素。
  • 肺肝如见善藏奸:肺与肝的比喻,说明内心虽看似善良却隐藏危险。
  • 吴都赋:可能指代吴地的赋文,暗示误入吴地的悲哀。
  • 丙穴湾:指河豚的栖息地,暗指难以逃脱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源生,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多关注自然和人性,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诗人可能对社会中隐蔽的阴险人性有所反思,以河豚这一形象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警惕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河豚二首 其一》以河豚为引子,通过对其外部特征与内部毒素的对比,展示了一种表面与内在的矛盾。河豚在自然界中被视为美味,而它的毒性则让人心生畏惧。诗人在描写这道美食时,实际上是在揭示人性中的双面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也如同河豚一样,表面上看似和谐,内心却可能暗藏危机。诗中提到“征文误入吴都赋”,可以看出诗人对误入歧途的无奈和失落,暗示社会中很多人被表象所迷惑,陷入不必要的危险之中。诗的最后一句“海风吹去又吹还”,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逃避的渴望,寓意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腹皤目睅状粗顽:描绘河豚的外貌,强调其粗糙的外表。
  • 浪得时名满世间:虽然河豚在世间广受欢迎,但却因为其毒性而令人恐惧。
  • 口腹中人常腊毒:人们食用河豚时常常面临生命危险。
  • 肺肝如见善藏奸:内心的阴险与外表的无辜形成鲜明对比。
  • 征文误入吴都赋:暗指人生的迷失与误入歧途。
  • 窜迹难穷丙穴湾:指河豚栖息的环境,难以逃脱的象征。
  • 正恐逋逃渊薮在:对未来的担忧,难以逃避的困境。
  • 海风吹去又吹还:象征着循环往复的命运,无奈而又无法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河豚比喻人性,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 象征:河豚的毒素象征表面与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河豚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复杂的思考,警示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洞察内心的真相。

意象分析:

  • 河豚:象征人性中的阴险与表面。
  • 毒素:代表潜在的危险。
  • 海风:象征命运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河豚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食
    • B. 人性中的阴险
    • C. 自然界的和谐
    • D. 生命的脆弱
  2. 诗中提到的“吴都赋”,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美食的赞美
    • B. 对误入歧途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敬畏
    • D. 对友情的思念
  3. 诗的最后一句“海风吹去又吹还”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命运的无奈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源生的《河豚二首》和李白的《将进酒》均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源生更多关注内心的复杂与人性的暗面,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对酒当歌的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