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时间: 2025-01-04 07:12: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江东去
易顺鼎 〔清代〕
一拳庐阜,也还算吴楚中间奇物。
我自飞行南斗外,不藉丹崖翠壁。
三石梁边,六朝松顶,瀑布悬秋雪。
浩然归去,望云心似仁杰。
翻羡陆弟周郎,石湖秋色里,扁舟徐发。
五老香垆,遥送我回首烟岚明灭。
未报君亲,名山虽有约,敢云披发。
人间事了,骑龙同捉明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沿着大江东去,我看到庐阜的壮丽,虽然身处吴楚之间,但仍然是一种奇特的景象。我心中向往南斗星的广阔,根本不依赖于丹崖和翠壁的美丽。三石梁旁,六朝的松树高耸,瀑布如同悬挂的秋雪般清冷。心中浩然归去,仰望天空,心情如同仁杰一般宽广。羡慕陆游和周郎,在石湖的秋色中,轻舟缓缓驶出。遥远的五老香垆,送我回首,那烟岚时隐时现。虽然未能向君亲报到,名山虽然有约,但我敢说不必披发。人间的事情已了结,我愿骑龙同月共舞。
注释
- 庐阜:指庐山和武夷山,古代著名的山脉。
- 吴楚:指古代吴国和楚国的地域,表示地理位置。
- 南斗:指南斗星,古代天文学中重要的星宿。
- 丹崖翠壁:形容山崖的颜色,表示美丽的风景。
- 三石梁:指三座石拱桥,历史悠久。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六个朝代,象征着文化的辉煌。
- 仁杰:指唐代名将李仁杰,象征着豪情壮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约1660-1740),清代诗人,字维岳,号青山,江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山水风光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大江东去》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壮丽山川和诗人的胸怀,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江东去”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通过对庐阜、三石梁等地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奇特,而诗人在其中的感受则显得格外深沉。诗人自比仁杰,表达了他对理想和豪情的追求,同时又流露出对周围人事的淡然与超然。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感受的表达。通过对自然的景仰,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与大自然的伟大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音乐感,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拳庐阜,也还算吴楚中间奇物:
- 诗人以"一拳"形容庐阜的壮丽,表现出其壮观的形象,且强调其在吴楚之间的独特性。
-
我自飞行南斗外,不藉丹崖翠壁:
-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不依赖于外界的美景,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超然。
-
三石梁边,六朝松顶,瀑布悬秋雪:
- 描绘了自然景观,三石梁和六朝松都是历史的象征,瀑布如秋雪般纯净,令诗意更为浓厚。
-
浩然归去,望云心似仁杰:
- 表达了诗人心怀壮志,向往仁杰的豪情,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
翻羡陆弟周郎,石湖秋色里,扁舟徐发:
- 这里提到的陆游和周郎,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羡慕,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
-
五老香垆,遥送我回首烟岚明灭:
- 通过五老香垆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诗人回首间,感受到人生的无常。
-
未报君亲,名山虽有约,敢云披发:
- 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惦念,尽管未能如约而至,但内心依然充满情感。
-
人间事了,骑龙同捉明月:
- 最后以幻想的意象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愿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瀑布悬秋雪”,将瀑布比作秋雪,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浩然归去,望云心似仁杰”,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人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豪情壮志、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阜: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
- 南斗:象征理想与追求。
- 石湖:代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明月:象征自由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庐阜”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北和福建
- B. 武夷山和庐山
- C. 黄山和泰山
-
“我自飞行南斗外”中“南斗”指的是?
- A. 一种鸟类
- B. 一颗星
- C. 一座山
-
诗中提到的“仁杰”指的是?
- A. 李白
- B. 李仁杰
- C. 苏东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上更为沉重。
- 杜甫《望岳》:描绘名山的壮丽,与易顺鼎的自然情怀相似,但更强调历史的厚重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