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衡山县》
时间: 2024-12-29 02:5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过衡山县
毛国翰 〔清代〕
衡山小郭对风汀,
客子扁舟复此经。
岳顶断云归海徼,
天边残照落郊坰。
苍茫野色横江暝,
萧瑟秋声隔树听。
垂老欲寻王十八,
芙蓉何处采曾青。
白话文翻译
再一次经过衡山的小村庄,
我在微风轻拂的水边,乘着小舟再次经过这里。
远望岳山顶云雾缥缈,仿佛归向海的边际,
天边的余晖洒落在田野上。
苍茫的野色映照着江水的暮色,
萧瑟的秋声从树间传来,令人心生感慨。
年纪渐长的我想去寻找王十八,
却不知芙蓉花何处能再采到曾经的青色。
注释
- 衡山:指湖南省的衡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著称。
- 小郭:小村庄,这里指代衡山脚下的小村落。
- 客子:旅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扁舟:小舟,轻便的船只。
- 岳顶:指岳山的山顶。
- 断云:云层断裂,露出山顶。
- 海徼:海岸,海边。
- 残照:夕阳的余辉。
- 郊坰:田野,农村的边界。
- 苍茫:形容广阔而无边的景象。
- 萧瑟:形容秋天的萧条和冷清。
- 王十八:传说中的人物,可能是诗人追忆的旧友或隐士。
- 芙蓉:荷花,常用以象征美丽与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国翰,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诗人游历于衡山之地,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时光的流逝,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再过衡山县》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衡山的秀丽风景,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首句通过“小郭对风汀”展现了小村庄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客子扁舟复此经”表明自己身为旅人的身份,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
诗中“岳顶断云归海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的岳顶与辽阔海岸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追寻的渴望。随着“天边残照落郊坰”的描绘,夕阳的余晖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后半部分,诗人听到“萧瑟秋声”,产生了孤独的感受,体现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垂老欲寻王十八”,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与追忆,最后的“芙蓉何处采曾青”则暗示了对美好往昔的渴望与追寻,整个诗篇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衡山小郭对风汀:描绘了衡山小村庄的宁静,风吹拂水面,展现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客子扁舟复此经:诗人乘舟经过此地,强调了其游历的身份与对自然的亲近感。
- 岳顶断云归海徼:描绘岳山高耸,云雾散开,象征着希望与追寻。
- 天边残照落郊坰:夕阳的余辉洒在田野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气氛。
- 苍茫野色横江暝:形容广阔的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的孤独感。
- 萧瑟秋声隔树听:秋天的声音透过树木传来,进一步强化孤寂的情感。
- 垂老欲寻王十八: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暗示岁月的流逝。
- 芙蓉何处采曾青:渴望寻找曾经美好的时光,传达出对生命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岳顶断云”比喻人生的高峰与追求。
- 拟人:秋声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衡山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悟,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岸与人文的厚重。
- 小郭:代表了乡村的宁静与纯朴。
- 扁舟:象征着自由与漂泊。
- 残照: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芙蓉:象征着美好与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再过衡山县》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毛国翰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王十八”可能象征? A. 诗人的身份
B. 诗人的友人
C. 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D. 诗人的理想 -
诗中“天边残照”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孤独
C. 希望
D. 怀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感受到孤独与宁静。
- 杜甫《望岳》:表现了壮丽山川的气势与人生追求。
诗词对比
- 毛国翰《再过衡山县》与王维《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对友人的思念,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沉醉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唐诗三百首》
- 《山水田园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