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寄亭丈 其一》

时间: 2024-12-29 18:38:10

钟阿蹑屩如何点,藤笈藏经忆沈郎。

平世岂无真隐士,深山犹有旧书堂。

肯将著作随时俗,独向风尘老醉乡。

白发黄冠仍健在,几时相访绿萝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钟阿蹑屩如何点,藤笈藏经忆沈郎。
平世岂无真隐士,深山犹有旧书堂。
肯将著作随时俗,独向风尘老醉乡。
白发黄冠仍健在,几时相访绿萝庄。

白话文翻译:

这位钟阿穿着轻便的鞋子,如何在这样的时节里出行呢?我手中藏着的藤笈,想起了沈郎。如今的世道,难道就没有真正的隐士吗?在深山之中,依然有那旧书堂。你愿意将自己的著作与世俗同流合污,还是愿意在风尘中醉倒乡里?我白发苍苍,黄冠依旧,何时能去拜访你在绿萝庄的居所呢?

注释:

  • 钟阿:可能是指钟士燮,或指某个隐士,具体不详。
  • 蹑屩:轻便的鞋子,形容出行方便。
  • 藤笈:编成的书籍,常用来藏书。
  • 沈郎:可能是指沈括,字存中,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
  • 隐士:指隐居不仕的人,通常有高洁的品德。
  • 旧书堂:指古代藏书的地方,象征着文化和知识的积累。
  • 风尘:指世俗生活,往往带有疲惫和烦恼的意味。
  • 绿萝庄:可能指隐士的住所,象征自然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毛国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表达隐逸生活和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隽永。
  • 创作背景:在清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感。此诗可能是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开篇以“钟阿蹑屩如何点”引入,似乎在描绘一个轻松而又惬意的场景,随之而来的“藤笈藏经忆沈郎”,则将视角转向对古人隐士生活的怀念,展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在“平世岂无真隐士”中,诗人质疑当下的世俗风气,暗示虽然外界纷扰,但内心依然渴望高洁的隐士生活。接下来的“肯将著作随时俗”,则是对隐士的真实考量,诗人提出问题,让读者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最后两句“白发黄冠仍健在,几时相访绿萝庄”,一方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对友情的期待,带有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高洁而孤独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钟阿蹑屩如何点:意指轻松出行的隐士形象,设问引入。
    • 藤笈藏经忆沈郎:通过藤笈,联想起沈郎,反映对文化和友人的怀念。
    • 平世岂无真隐士:质疑现代社会的隐士角色,表明对真隐士的向往。
    • 深山犹有旧书堂:即使在偏僻的山中,也有书香气息,象征着文化的延续。
    • 肯将著作随时俗:反思是否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
    • 独向风尘老醉乡:表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
    • 白发黄冠仍健在:感慨岁月流逝,表明诗人依然在追求理想生活。
    • 几时相访绿萝庄: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留下了希望的余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发黄冠”与“健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设问:开头“如何点”引发思考,增强了诗的互动性。
    • 象征:藤笈、绿萝庄等意象,象征着文化和隐逸生活。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质疑与思考,展现出一种对友谊与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钟阿:象征隐士的生活态度。
  • 藤笈:文化传承的象征,代表知识与智慧。
  • 隐士:象征高洁、孤独的生活方式。
  • 旧书堂:象征文化的积累与知识的延续。
  • 绿萝庄:理想生活的象征,代表自然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钟阿蹑屩”中的“蹑屩”是什么意思? A. 轻便的鞋子
    B. 高大的树木
    C. 美丽的花朵
    D. 古老的书籍

  2. 诗中提到的“沈郎”可能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沈括
    C. 孟子
    D. 李白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怨恨
    B. 期待
    C. 绝望
    D.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毛国翰的《寄李寄亭丈》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突出自然的乐趣,后者则在对友的思念中夹杂了对世俗的反思。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侧重点和情感深度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