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腰站题壁和支少鹤同年清彦韵》
时间: 2025-01-19 13:58:26意思解释
摸鱼儿 腰站题壁和支少鹤同年清彦韵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原文展示:
甚花朝等闲过了,天涯凄断芳讯。琵琶不作无情响,弹醒绮罗幽恨。眠未稳。算春在江南,但有思量分。愁脂怨粉。便残月闻歌,寒灯说艳,长夜怎消尽。西泠路,冷落秋娘翠鬓。同心空铸私印。蝶裙如梦经年别,赚得销魂诗本。人瘦损。想镜里朱颜,只许鹦哥认。离怀暗引。问桃叶因缘,杨花知遇,痴约几时准。
白话文翻译:
春花已经悄然过去,天涯相隔,音信凄凉。琵琶没有发出无情的声音,却唤醒了绮丽的幽恨。夜未安稳,春天在江南,只剩下我孤独的思念。愁苦的脂粉,便是在残月下听歌,寒灯下诉说艳丽,漫漫长夜如何才能消逝?西湖边的路上,冷落了秋天的姑娘,心心相印却空自铸造私印。蝶裙如梦,经历了多年的离别,换来的是销魂的诗篇。人日渐憔悴,想镜中那红颜,只被鹦鹉识得。离愁暗自引导,问桃叶因缘,杨花知遇,这种痴约又要到何时才能实现?
注释:
- 甚花朝: 形容花开的时节已经过去。
- 芳讯: 佳音,音信。
- 琵琶: 一种传统乐器,象征着情感的表达。
- 绮罗: 美丽的衣裳,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感情。
- 愁脂怨粉: 形容因爱情而产生的愁苦和怨恨。
- 西泠路: 指西湖边的道路,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49年-1719年),字士元,号澹庵,清代诗人。其诗风清丽,情感细腻,常以感情为核心,表现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春花秋月的流逝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思索。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作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色彩。
诗歌鉴赏:
这首词充满了清丽而又哀伤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开头以“甚花朝等闲过了”引出,既表达了春天的逝去,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无情流逝。接着,琵琶的沉默和幽恨的唤醒,显示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深邃。整首词在意象上运用得当,描绘了秋天的冷落以及西湖路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诗中多次提到的愁苦,尤其是“愁脂怨粉”与“离怀暗引”,则是对爱情的失落与思念的直接表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烈的情感。结尾处提及“桃叶因缘”和“杨花知遇”,则是对未来感情的期待与不安,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思考。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诗人在失去与思念中挣扎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甚花朝等闲过了: 春天的花期悄然过去,象征时光的流逝。
- 天涯凄断芳讯: 远在天边,音信断绝,形容对恋人的思念。
- 琵琶不作无情响: 琵琶没有奏响,暗示情感的沉寂。
- 弹醒绮罗幽恨: 唤醒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心中的幽怨。
- 眠未稳: 夜晚难以安眠,思绪纷飞。
- 算春在江南,但有思量分: 春天在江南,唯有孤独的思念。
- 愁脂怨粉: 形容美丽而愁苦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琵琶不作无情响”比喻情感的沉寂。
- 对仗: 如“寒灯说艳,残月闻歌”,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拟人: “寒灯说艳”,将无情的灯具赋予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紧密联系。
意象分析:
- 花: 象征美好与青春的短暂。
- 琵琶: 代表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西泠路: 象征离别与孤独。
- 桃叶、杨花: 象征缘分与爱情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琵琶”象征着什么?
A. 音乐 B. 友情 C. 财富 -
“愁脂怨粉”中“脂”和“粉”分别指什么?
A. 美丽与愁苦 B. 颜色与情感 C. 生活与死亡 -
诗中“寒灯说艳”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黄燮清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思索,但李清照的语言更为细腻柔和,而黄燮清则显得更为沉重与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黄燮清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