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纱 顾贞观 〔清代〕
不是图中是梦中。 非花非雾隔帘栊。 窄衫低髻正相同。 清脆铃声檐鸽夜, 悠扬灯影纸鸢风。 此时携手月溟濛。
白话文翻译:
这景象不在画中,而是在梦中。 既非花也非雾,隔着帘栊。 窄小的衣衫,低垂的发髻,正相得益彰。 清脆的铃声在檐下的鸽子夜里响起, 悠扬的灯影随风摇曳,如同纸鸢。 此时,我们携手在朦胧的月光下。
注释:
- 图中:指画中的景象。
- 梦中:比喻虚幻的景象。
- 非花非雾:形容景象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帘栊:窗帘和窗棂,指室内与室外的分界。
- 窄衫低髻:形容女子的装束,窄小的衣衫和低垂的发髻。
- 檐鸽:屋檐下的鸽子。
- 纸鸢:风筝。
- 月溟濛:月光朦胧,形容月色不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1637-1714),字伯时,号梅村,清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梦境般景象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梦幻般的景象,通过对非花非雾、清脆铃声、悠扬灯影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与梦境交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背景,通过对非花非雾、清脆铃声、悠扬灯影等意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氛围。诗中的“窄衫低髻”描绘了女子的装束,增添了诗意的柔美。而“此时携手月溟濛”则表达了作者与心爱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月光下的朦胧景象更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梦境般景象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是图中是梦中。”:开篇即点明景象不在画中,而是在梦中,为全诗定下梦幻的基调。
- “非花非雾隔帘栊。”:形容景象模糊不清,难以捉摸,隔着帘栊,增添了神秘感。
- “窄衫低髻正相同。”:描绘女子的装束,窄小的衣衫和低垂的发髻,相得益彰。
- “清脆铃声檐鸽夜,”:清脆的铃声在檐下的鸽子夜里响起,增添了诗意的生动感。
- “悠扬灯影纸鸢风。”:悠扬的灯影随风摇曳,如同纸鸢,形象生动。
- “此时携手月溟濛。”:表达了作者与心爱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月光下的朦胧景象更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非花非雾”比喻景象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拟人:“悠扬灯影纸鸢风”将灯影拟人化,形容其随风摇曳,如同纸鸢。
- 对仗:“清脆铃声檐鸽夜,悠扬灯影纸鸢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梦幻般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与梦境交织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梦境般景象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非花非雾:模糊不清的景象,象征着梦幻与现实的交织。
- 清脆铃声:增添了诗意的生动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 悠扬灯影:形象生动,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延续。
- 月溟濛:月光朦胧,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朦胧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非花非雾”形容的是什么? A. 花和雾 B. 模糊不清的景象 C. 画中的景象
- “窄衫低髻”描绘的是什么? A. 男子的装束 B. 女子的装束 C. 儿童的装束
- “此时携手月溟濛”表达了什么? A. 独自一人的孤独 B. 与心爱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C. 对月亮的赞美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与梦境交织的感慨。
- 《虞美人·听雨》(蒋捷):通过对雨声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浣溪纱》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浣溪纱》更注重梦幻般的景象描绘,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则更注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顾贞观诗集》:收录了顾贞观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浣溪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