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少师祠》

时间: 2025-01-17 09:18:45

㶁㶁泉流槛外分,披缁入定戒香熏。

空登北郭诗人社,难上西山老佛坟。

好杀共知和尚误,著书赖有故交焚。

依然病虎形容在,曾否声名直半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姚少师祠
作者:钱大昕
㶁㶁泉流槛外分,
披缁入定戒香熏。
空登北郭诗人社,
难上西山老佛坟。
好杀共知和尚误,
著书赖有故交焚。
依然病虎形容在,
曾否声名直半文。

白话文翻译:

泉水潺潺流在栏杆外,
披上黑袍进入禅定香气弥漫。
空自登上北边的诗人社,
却难以攀登西山的老佛坟。
可惜那和尚的误解,
写书靠的是老朋友的帮助。
如今依然像病虎般消瘦,
难道他的声名只值半文钱?

注释:

  • 㶁㶁:形容水流声,潺潺的样子。
  • 披缁:披上黑色的袍子,指僧侣的服装。
  • 戒香:指禅定时的香气。
  • 北郭:北边的城墙外,指诗人社的所在。
  • 和尚:指僧侣。
  • 著书:写书,表达自己的思想。
  • 故交:老朋友,指过去的交情。
  • 病虎:形容人瘦弱,依然有威风的样子。
  • 声名:名声,声誉。

典故解析:

  • 老佛坟:此处可能指的是某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或高僧的墓地,暗示着对高人、圣人的向往与敬仰。
  • 和尚误:或许指对某位和尚的误解或误会,反映了作者对佛教中某些人物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钱大昕(1711-1797),字枅山,号岱舸,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擅长诗词、考古学、金石学,对古文有深厚的造诣。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对姚少师祠的拜访,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当下名声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认同与思考。

诗歌鉴赏:

《姚少师祠》一诗,展现了钱大昕对历史、文化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开篇以“㶁㶁泉流槛外分”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水声潺潺,如同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隐喻。接下来的“披缁入定戒香熏”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禅意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宁静与空灵与后面的“空登北郭诗人社,难上西山老佛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无法攀登高峰的失落感。

诗中提到“好杀共知和尚误”,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和尚的误解或许象征着对信仰与世俗的混淆。最后两句“依然病虎形容在,曾否声名直半文”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名声的自嘲与无奈,仿佛在质问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与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丰富,既有对文化的敬仰,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索,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㶁㶁泉流槛外分:水流声响,营造出清幽的环境,暗示着一种禅意的宁静。
    • 披缁入定戒香熏:穿上僧袍,沐浴在香气中,象征着对于修行的追求。
    • 空登北郭诗人社:登上诗人社,却感到空虚,寓意对文化社团的失望。
    • 难上西山老佛坟:想要攀登却无法到达,象征着对高人、圣人的向往。
    • 好杀共知和尚误:和尚的误解,暗示了对信仰的困惑。
    • 著书赖有故交焚:写作依靠朋友,表达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依然病虎形容在:虽然身体虚弱,但依旧有气势,反映出内心的坚持。
    • 曾否声名直半文:自嘲名声微薄,表露出对于个人成就的反思。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虎”比喻自己的虚弱与坚持。
    • 对仗:如“披缁入定”与“空登北郭”,对比修行与世俗的关系。
    • 意象:水、香、和尚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探讨了名声、信仰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超越与追求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意象分析:

  • 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 黑袍:代表着僧侣的身份与精神追求。
  • 戒香:象征着内心的净化与宁静。
  • 北郭与西山:分别代表诗人社的世俗与高人的理想,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㶁㶁泉流”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声
    B. 水流声
    C. 人声

  2. 诗中提到的“和尚误”指的是?
    A. 对某人的误解
    B. 和尚的教义
    C. 和尚的传说

  3. “依然病虎形容在”的意思是?
    A. 身体健壮
    B. 身体虚弱但依旧有气势
    C. 声名显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钱大昕的《姚少师祠》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王之涣更显豪情壮志,而钱大昕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钱大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