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时间: 2025-01-17 09:34:43

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见此忽思短策横。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诗瘦,不如芋魁归饭豆。

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恩三日休老翁,羡君怀中双橘红。

(黄有老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作者:苏轼

少年鞍马勤远行,
卧闻龁草风雨声。
见此忽思短策横,
十年髀肉磨欲透。
那更陪君作诗瘦,
不如芋魁归饭豆。
门前欲嘶御史骢,
诏恩三日休老翁,
羡君怀中双橘红。
黄有老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骑马远行的场景,听着草地上风雨声,忽然想起了短策横的日子。十年过去,身体的脂肪已经磨得快要透了,与其陪着你写诗受累,不如回去吃点芋头和豆子。门前的马想要嘶鸣,听说老翁得到了三天的休假,羡慕你怀中那双橘红色的橘子。黄有老母。

注释:

  • 鞍马:骑马的意思,代表远行。
  • 龁草:被风雨侵袭的草。
  • 短策:短小的策马鞭,象征轻松的骑行。
  • 髀肉:指大腿上的肉,形容身体发胖。
  • 芋魁:一种美味的食物,指芋头。
  • 御史骢:御史的马,象征地位和权力。
  • 诏恩:皇帝的恩赐,指受到特别照顾。
  • 双橘红:象征美好的事物和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中对马的描写,暗示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诗作。在全诗中,苏轼通过描绘骑马远行的情景,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了年轻人骑马出行的画面,随后转向个人的内心感受,体现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的无奈。十年髀肉磨欲透的自嘲,展现了他对自己身体变化的不满和对生活的反思。伴随而来的,是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其陪伴朋友作诗受累,不如回到家中享受平凡的生活。

诗中对马的描写,既是对友人的羡慕,也暗含了对社会地位的思考,门前的御史骢象征着权势与荣耀,而诗人却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羡君怀中双橘红”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暗示着对生命中简单幸福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鞍马勤远行:描绘年轻人骑马远行的形象,象征着活力与追求。
  • 卧闻龁草风雨声:在卧室中听到外面风雨声,感受自然的变化,暗示身心的放松与思考。
  • 见此忽思短策横:看到这样的景象,想起轻松骑行的日子,表达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 十年髀肉磨欲透:十年的时间让自己身体发胖,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与对青春的怀念。
  • 那更陪君作诗瘦:与其陪伴朋友作诗受累,不如去享受简单的生活。
  • 不如芋魁归饭豆:表达了对简单食物的向往,体现了对平凡生活的追求。
  • 门前欲嘶御史骢:门前的马想要叫唤,暗示了地位与权力的羡慕。
  • 诏恩三日休老翁:提到老翁得到的皇恩,反映社会对老年人的照顾。
  • 羡君怀中双橘红:对朋友怀中美好事物的羡慕,象征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与身体变化相互对照,创造出深刻的感悟。
  • 拟人:给马赋予情感,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怀。
  • 对仗: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鞍马:象征青春与活力,代表追求与冒险。
  • 风雨声:自然的呼唤,象征生活的变迁。
  • 芋魁、饭豆:代表平凡而美好的生活,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 御史骢: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社会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髀肉”指什么? A. 大腿肉
    B. 腰部肉
    C. 胳膊肉
    D. 头部肉

  2. 诗人更愿意回归简单生活而不是陪伴朋友作诗,体现了他对什么的向往? A. 权力
    B. 富贵
    C. 幸福与宁静
    D. 名声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1.A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苏轼《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李白《将进酒》: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苏轼更关注平凡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追求豪放与豪情。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