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7 09:36:45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白话文翻译:

虽然说道德已经衰败很久,但我仍然能够老当益壮。如今大家都在衰老,谁还在乎治世的法则呢?懒惰的人就像樗树一样被抛弃,放荡不羁的人也只能寄托于圣明的治理。连我的仆人也要为生计忙碌,家庭的门庭才能够保持安宁。

注释:

  • 道丧:指道德的衰败。
  • 老成:成熟稳重。
  • 刑名:法律和名声。
  • 樗散:比喻被抛弃,樗树是一种普通树木,常用来形容无用的事物。
  • 阿奴:指仆人。
  • 碌碌:忙碌、奔波。

典故解析:

“道丧”是指社会道德的衰退,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尤其在战乱和动荡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樗散”这个比喻也常见于古代文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象征着那些不被重视的人和事。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细腻的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陈州期间,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无奈与反思,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身境遇的豁达态度。开篇“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诗人以自我为例,强调虽然社会道德衰败,但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成熟和坚定。这种自信与乐观在诗中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不同看法。

接下来,“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更为明显,大家都衰老,谁还会在乎法律与名声的治世呢?这种对人心浮动的感叹,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对时代的沉思。最后几句提到“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则反映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责任仍然存在,仆人们的忙碌象征着生活的现实压力。

整首诗在表面上显得消极,实则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尽管环境恶劣,诗人依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展现了苏轼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尽管道德沦丧已经持续很久,但我依然保持成熟的态度。
  2.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如今大家都在衰老,谁还会在意治世的法律与名声呢?
  3.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懒惰的人就像被抛弃的樗树,放荡不羁的人只能寄希望于明主的治理。
  4.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连我的仆人也要忙碌,只有这样家庭才能保持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樗散”比喻被社会抛弃的人。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同时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道德:象征社会的根本,反映出人们内心的追求和失落。
  • 樗树:象征被社会抛弃的无用之物,带有贬义。
  • 仆人:象征生活中的琐碎与责任,反映出诗人对家庭的关注。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丧”指的是什么?
      • A. 社会道德衰败
      • B. 个人道德沦丧
      • C. 政治腐败
    2. “懒惰便樗散”中的“樗”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美丽的花
      • B. 一种普通的树
      • C. 一种珍贵的植物
    3. 诗人对社会现状持什么态度?
      • A. 消极
      • B. 理智和豁达
      • C. 绝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苏轼的诗更显豁达,而杜甫则更加沉重愁苦。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