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时间: 2025-01-17 09:48:42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

那将红豆记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

离魂入夜倩谁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纳兰性德 〔清代〕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白话文翻译

莲花的漏斗滴落三声,蜡烛只剩下半条。杏花在细雨中微微湿润,红绡已经被打湿。那红豆又该如何来记记这无聊的时光?春色已然浓烈,宛如浓酒,归期又如何能有如潮水般的信件?夜里离魂进入,谁来召唤我呢?

注释

  • 莲漏:指莲花的水滴,形象描绘出细雨的声音。
  • 烛半条:蜡烛只剩下半截,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杏花微雨:杏花在细雨中,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春日景象。
  • 红绡:红色绸缎,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衣裳。
  • 红豆:象征思念与离别,多用于表达情思。
  • 春色已看浓似酒:春天的景色如同浓烈的美酒,令人陶醉。
  • 归期安得信如潮:归来的时间何时才能像潮水般涌来,表达对归期的渴望。
  • 离魂入夜倩谁招:在夜晚,心灵的离愁又向谁诉说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19),清代著名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人。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思索。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浣溪沙》这首词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晚年,正值个人生活与国家动荡的背景下,他的词多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尤其是在离别与岁月流逝的主题上。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开头的“莲漏三声烛半条”即在营造一种静谧又略显凄凉的氛围,蜡烛的光亮逐渐暗淡,象征着时间的消逝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杏花微雨湿红绡”则呈现出春天的柔美景象,细雨中的杏花显得格外动人,红绡的湿润则暗示着情感的缠绵与细腻。

“那将红豆记无聊”一句中,红豆作为思念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对爱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感。紧接着“春色已看浓似酒”,春天的美好如同醇厚的美酒,但归期的不可得又让人感到无奈:“归期安得信如潮”,诗人渴望归来的期盼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深切的惆怅。

最后一行“离魂入夜倩谁招”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离魂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深切的孤独感透过字句流露出来。整首词虽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莲漏三声烛半条:描绘了细雨中的静谧时光,暗示着孤独感。
  2. 杏花微雨湿红绡:春雨中杏花湿润,象征着柔情与细腻。
  3. 那将红豆记无聊:红豆的思念与无聊的时光相互交织。
  4. 春色已看浓似酒:春天的美好如同浓酒,令人沉醉。
  5. 归期安得信如潮:对归期的渴望和期待,寓意深远。
  6. 离魂入夜倩谁招:夜晚的孤独与思念,探讨心灵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色已看浓似酒”,通过比喻展现春天的美好。
  • 拟人:如“离魂入夜”,赋予离魂以情感,增加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作品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对爱情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杏花: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 红豆:象征思念、离别与浪漫情感。
  • 春色:代表生命的旺盛与美好。
  • 离魂:象征孤独与思念,探讨心灵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莲漏三声”中的“莲漏”指什么? A. 水珠滴落
    B. 花瓣飘落
    C. 蜡烛熔化
    D. 风声呼啸

  2. “红豆”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思念与离别
    B. 美好的回忆
    C. 春天的到来
    D. 友情的纽带

  3. 诗中对春色的比喻是什么? A. 如酒
    B. 如花
    C. 如烟
    D. 如梦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风格更加细腻而婉约。
  • 苏轼《水调歌头》:表现了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色的感悟,情感更为开阔和豪放。

参考资料

  • 《纳兰词研究》
  • 《清代词人评传》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