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合江楼》

时间: 2025-01-01 16:09:03

海上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居合江楼
作者:苏轼

海上葱昽气佳哉,
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
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
楼上啼鸦呼我起。
我今身世两相违,
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
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
一杯付与罗浮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海上美丽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慨。诗人看到合江楼在两江交汇处,心中感到蓬莱仙境并不遥远,似乎愿意为他漂浮而来。江边的凉风让人安逸,楼上的乌鸦叫醒了他。此刻,他感到自己的人生与所处的环境相违,光阴如流水般逝去。楼中的老人每天都显得神清气爽,天上难道真有痴心的仙人吗?即使三山就在眼前,他也不愿归去,只愿将一杯酒献给“罗浮春”,这是他自酿的美酒。

注释:

  • 葱昽:形容海上气候清新宜人。
  • 蓬莱方丈:指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和梦想。
  • 苏子:指苏轼,诗人自称。
  • 白日东流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罗浮春:苏轼自酿的美酒,寓意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体现了他在艰难境遇中的豁达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江楼的景色激发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深思。

诗歌鉴赏:

《寓居合江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诗的开头以"海上葱昽气佳哉"引入,生动地呈现出合江楼周围的美丽风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将自己的身世与江水流向进行对比,既感叹人生的无常,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困惑。

此诗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还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索。诗中"楼中老人日清新"一句,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暗示了诗人在逆境中找到的内心平和。同时,"三山咫尺不归去"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亦是对自我灵魂的解放。最后,"一杯付与罗浮春"更是将对美酒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面对人生起伏的洒脱与坚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海上葱昽气佳哉:海上气候清新宜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 二江合处朱楼开:描绘合江楼坐落在两江交汇的壮观景象。
    • 蓬莱方丈应不远:理想的境界似乎就在眼前。
    • 肯为苏子浮江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江风初凉睡正美:江边的凉风令人安逸,享受生活的宁静。
    • 楼上啼鸦呼我起:乌鸦的啼叫打断了他的美梦。
    • 我今身世两相违: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人生与理想相悖。
    • 西流白日东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楼中老人日清新:描述楼中长者的淡泊与从容。
    • 天上岂有痴仙人:对传说中仙人的怀疑,反映现实。
    • 三山咫尺不归去:即使理想近在咫尺,自己却选择不去追逐。
    • 一杯付与罗浮春:将对美酒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结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人生的流逝。
    • 拟人:乌鸦的啼叫被赋予了呼唤的动作,增添生活气息。
    • 对仗:诗句平仄相对,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仍然保持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广阔与自由。
  • 江风:代表自然的清新与安宁。
  • 朱楼:象征理想与追求。
  • 乌鸦:代表生活中的琐事与烦恼。
  • 罗浮春:象征生活的美好与自酿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寓居合江楼》中提到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A. 蓬莱方丈
    B. 三山
    C. 罗浮春

  2. 诗中“江风初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安逸
    C. 焦虑

  3. 苏轼所酿的酒名是什么? A. 醉春
    B. 罗浮春
    C. 桃花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寓居合江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饮酒的洒脱,而苏轼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