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
白话文翻译:
马鞭的影子匆匆掠过,转眼间已到了铜城驿的东边。雨后的天空如同碧罗般清澈,才八月,就已经听到了初秋鸿雁的鸣叫。微风中传来不知哪座寺庙的钟声?夕阳下,山岚的翠色更加浓重。在十里长的鱼山断崖处,留下了一抹枣林的红色。
注释:
- 鞭影:指马鞭的影子,形容行进迅速。
- 铜城驿:古代的一个驿站名。
- 碧罗天:形容天空清澈如碧罗。
- 初鸿:初秋时节的鸿雁。
- 夕曛:夕阳的余晖。
- 岚翠:山间的雾气和翠绿的树木。
- 鱼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枣林红:枣树林在夕阳下的红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在旅途中经过东阿时所作,通过对沿途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感受。首句“鞭影匆匆”即传达了旅途的匆忙和时间的流逝,而“过雨碧罗天净”则展现了雨后天空的清澈和美丽。诗中的“响初鸿”、“微风何寺钟”等句,通过声音的描绘,增添了诗的动感和音乐美。结尾的“留一抹枣林红”则以色彩的运用,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鞭影匆匆”:形容行进迅速,时间流逝。
- “又铜城驿东”:指到达了铜城驿的东边。
- “过雨碧罗天净”:雨后的天空清澈如碧罗。
- “才八月,响初鸿”:才八月就已经听到了初秋鸿雁的鸣叫。
- “微风何寺钟?”:微风中传来不知哪座寺庙的钟声。
- “夕曛岚翠重”:夕阳下,山岚的翠色更加浓重。
- “十里鱼山断处”:在十里长的鱼山断崖处。
- “留一抹枣林红”:留下了一抹枣林的红色。
修辞手法:
- 比喻:“碧罗天”比喻天空清澈如碧罗。
- 拟人:“响初鸿”拟人化地描述鸿雁的鸣叫。
- 对仗:“鞭影匆匆”与“又铜城驿东”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的自然景色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生机和变化,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鞭影:行进迅速的象征。
- 碧罗天:清澈美丽的天空。
- 初鸿:初秋时节的鸿雁,象征季节的变迁。
- 寺钟:寺庙的钟声,增添诗的动感和音乐美。
- 夕曛岚翠:夕阳下的山岚,色彩浓重。
- 枣林红:枣树林在夕阳下的红色,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碧罗天”形容的是什么? A. 清澈美丽的天空 B. 清澈的湖水 C. 清澈的溪流 D. 清澈的泉水
-
诗中的“初鸿”指的是什么? A. 初春的燕子 B. 初秋的鸿雁 C. 初夏的蝉 D. 初冬的鹤
-
诗中的“夕曛岚翠”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夕阳下的山岚 B. 夕阳下的湖水 C. 夕阳下的草原 D. 夕阳下的沙漠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旅夜书怀》:通过对旅途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霜天晓角·晚次东阿》与杜甫的《旅夜书怀》:两者都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但朱彝尊的诗更加注重色彩和声音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朱彝尊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文章,是学习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