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来朝京国,留不去凤城东。
听取朝朝经咒海波风。
二百年来潜邸,常见尔故时宫。
犹忆春前傩后鬼般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来自远方的朝圣者前来京城,无法忘怀故乡的情感。诗中提到,朝朝暮暮听着经咒的海风声,回忆起过去在宫殿生活的情景,尤其是春天前后那种鬼神般的雄壮气势。
注释:
- 万里来朝京国:形容远道而来,朝见京城的景象。
- 留不去凤城东:指对故乡(凤城)难以忘怀,无法离开。
- 经咒:佛教或道教的经文和咒语,反映信仰生活。
- 潜邸:隐居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安静的居住环境。
- 傩后鬼般雄:傩是指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出一种生动的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古典诗词中颇具特色,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宗教信仰生活的体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沙塞子》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外乡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的“万里来朝京国”既展示了朝圣者的决心,也暗示了他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巧妙地通过“留不去凤城东”来表达对故乡的依恋,强调了心灵的归属感。接着,诗中提到的“听取朝朝经咒海波风”,将宗教信仰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信仰的坚定。随后“二百年来潜邸”则引发了对历史的回顾,表现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反思,突显了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感慨。最后一句提到“犹忆春前傩后鬼般雄”,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氛围,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里来朝京国:外乡人不畏艰难,远道而来,体现出对京城的崇敬。
- 留不去凤城东:对故乡难以割舍,表现出一种抑郁的情感。
- 听取朝朝经咒海波风:日复一日聆听经咒,暗示宗教生活的宁静与力量。
- 二百年来潜邸:回忆过去的居住地,暗示了对历史的思考。
- 犹忆春前傩后鬼般雄:对传统文化的怀念,生动而富有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傩后鬼”比作春天的生动形象,表现出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宗教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京国:象征着权力与文化的中心。
- 凤城:代表故乡,是心灵的归宿。
- 经咒:象征着宗教信仰的力量与内心的安宁。
- 春前傩后:体现了对民间文化及传统艺术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城”指代的是?
- A. 京城
- B. 诗人的故乡
- C. 一个神话故事
- D. 一种文化现象
-
“二百年来潜邸”中的“潜邸”是指什么?
- A. 显赫的宫殿
- B. 隐居的地方
- C. 远方的城市
- D. 一个宗教场所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故乡的怀念
- C. 对权力的追求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比较姚华的《沙塞子》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姚华的诗更加强调对宗教信仰的思考,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典诗词与文化研究》
- 《姚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