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白话文翻译:
怎能知道那最高的山顶,清澈的水池在那里展开?有时云彩片片飘出,瞬间雷声作响、风起云涌。谁会羡慕那双黄的鸿雁,飞来飞去地徘徊?
注释:
- 安知:怎么知道。
- 最高顶:指嵩山的最高处。
- 清浅:清澈而浅显。
- 水池:指天池,山中的水潭。
- 倏忽:瞬间,转瞬之间。
- 生风雷:突然产生风和雷声。
- 双黄鹄:指的是一对黄色的鸿雁,象征自由飞翔的生物。
- 刷羽:形容鸿雁展翅飞翔的样子。
- 徘徊:在空中飞来飞去。
典故解析:
- 嵩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被视为道教圣地,象征着高远和清幽的自然境界。
- 黄鹄:古代诗文中常用来象征高洁、自由的飞鸟,寓意追求自由和高尚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贞卿,号文隐,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后辞官归隐。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热爱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游览嵩山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及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嵩山的崇高与水池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思考与向往。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嵩山的天池景象,同时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诗的开头以“安知”开篇,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探索的状态,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清浅的水池与高耸的山顶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类渺小与自然的伟大。接着,诗人描绘了云彩的瞬息万变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雷,营造出一种动感与变化的氛围,暗示自然的不可预测与神秘。最后一句提到双黄鹄,显现出一种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与羡慕,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怀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安知最高顶:诗人自问,难以知晓嵩山的最高处在哪里,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
- 清浅水池开:水池清澈而开阔,暗示着自然的美好。
- 有时片云出:云彩时而飘出,变化无常,增添了诗的动态感。
- 倏忽生风雷:瞬间产生的风雷,说明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谁羡双黄鹄:引入飞翔的鸿雁,象征自由,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刷羽来徘徊:鸿雁在空中翱翔,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山与水池的关系比作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隐喻人类的渺小。
- 拟人:云彩的变化与风雷的出现,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良好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内心的自由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最高顶: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峰。
- 水池:象征着平静与内心的清澈。
- 片云:象征着变化与无常,暗示人生的瞬息万变。
- 风雷: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双黄鹄:象征自由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安知最高顶”中的“安知”是什么意思?
- A. 怎么知道
- B. 有没有
- C. 当然知道
-
诗中提到的“双黄鹄”象征什么?
- A. 自由飞翔
- B. 人生理想
- C. 友谊
-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山水
- B. 人生
- C. 战争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王维:梅尧臣的诗较为直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诗中充满了哲理与深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梅尧臣研究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