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絮影,用小山体》

时间: 2025-01-19 15:29:36

眼前疑雪又疑烟。

问谁窥真面。

对镜人。

知道空花眩。

尚偷照,娇身段。

捉来偏听痴儿怨。

荡帘波同软。

似汉宫、旧事珊珊在,望难把,离魂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前疑雪又疑烟。问谁窥真面。对镜人。知道空花眩。尚偷照,娇身段。捉来偏听痴儿怨。荡帘波同软。似汉宫旧事珊珊在,望难把,离魂唤。

白话文翻译:

眼前的景象让人分不清是雪还是烟,心中不禁问,究竟是谁在窥视真实的面貌?对着镜子的人,心中明白这只是些虚幻的花影而已。她还偷偷地照出那娇美的身段。却也引来那痴儿的怨怼。轻轻荡起的帘子,与那柔和的波浪一同摇曳。似乎汉宫的旧事就如梦幻般飘然而至,让人难以唤回那离去的魂魄。

注释:

  • 疑雪又疑烟:形容眼前景象模糊,难以辨别。
  • 窥真面:窥视真实的面貌。
  • 空花眩:空中纷飞的花影,令人眼花缭乱。
  • 痴儿怨:指对爱慕之人产生的怨言。
  • 汉宫旧事:指古代汉宫的往事,暗指美好而又虚无的回忆。

典故解析:

“汉宫旧事”常常与汉代的王嫱、王嫱的美丽、以及她的情感故事相关联,体现了古代女性的柔情和悲剧命运。通过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钰,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荫庇的环境中,深受古典文化熏陶,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作品常以柔美的意象和婉约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开放,文人雅士多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往事的追忆。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恋情的无奈。

诗歌鉴赏:

《探春令·絮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一个充满感伤与思念的内心世界。开篇即以“疑雪又疑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虚幻的氛围,预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诗人在镜子中看见的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空花眩”之虚幻,传达出对自身美丽的自知与无奈。接着提到“痴儿怨”,则暗示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苦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在意境的营造上,诗人借助“荡帘波同软”这一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轻柔而又荡漾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汉宫旧事的美丽与悲伤。最后一句“望难把,离魂唤”,则以一种深切的无奈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感慨。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前疑雪又疑烟:模糊的视觉感受,表现出一种不确定的情绪。
  2. 问谁窥真面:在自我怀疑中,试图寻找真实的自我。
  3. 对镜人:强调自省的主题,暗示了内心的挣扎。
  4. 知道空花眩:意识到这只是虚幻的表象。
  5. 尚偷照,娇身段:对美的向往和自我欣赏。
  6. 捉来偏听痴儿怨:爱情的复杂与纠结,暗示恋爱中的苦涩。
  7. 荡帘波同软: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互交融。
  8. 似汉宫旧事珊珊在:历史的回忆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9. 望难把,离魂唤: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疑雪又疑烟”,比喻心情的迷离。
  • 拟人:如“痴儿怨”,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诗句中的结构往往成对出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惋惜为主题,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复杂与深刻。它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当下内心情感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美好。
  • :象征虚幻与无常。
  • 镜子:象征自我反省与真实。
  • 汉宫:象征美好而又哀伤的历史记忆。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与历史感的空间,让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疑雪又疑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确定的喜悦
    B. 模糊的迷惘
    C. 强烈的愤怒
    D. 深切的怀念

  2. “汉宫旧事”指的是: A. 现代生活
    B. 古代的爱情故事
    C. 乡村生活
    D. 商业往来

  3. 诗中提到的“痴儿怨”主要指什么? A. 对家人的思念
    B. 对爱慕之人的抱怨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对比章钰的《探春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但章钰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哀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汉唐诗词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