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社日
作者: 庄盘珠 〔清代〕
溟濛雨歇云犹聚。
杏花红过秋千去。
闲立又闲行。
香闺针线停。
鬓丝钗影乱。
午梦风吹转。
燕子到帘前。
绿拖桑柘烟。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细雨中停歇,云彩依然聚集。
杏花红艳,仿佛飘过秋千。
我闲立又闲行,
香闺中的针线已停。
鬓发散乱,钗子已经歪斜。
午后的梦在微风中飘动,
燕子飞到窗帘前,
绿意缠绕着桑树和柘树的烟雾。
注释
- 溟濛:形容细雨或雾气弥漫的样子。
- 杏花:春天开花的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闲立:闲着站立,形容悠闲的状态。
- 香闺:指女子的闺房,通常用来形容温柔、安静的环境。
- 鬓丝:指头发的细丝,形容发型的凌乱。
- 钗影:指头饰的影子,形容光影交错的美感。
- 午梦:指午后的梦境,展现一种恍惚、悠闲的状态。
- 燕子:春天的象征,带来生机与希望。
典故解析
“社日”是古代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常常与春耕、祭祀、游乐等活动有关。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现了一种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庄盘珠,清代女诗人,作品风格多以细腻、柔美著称,常描绘女性的内心情感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社日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女性的闲适生活。
诗歌鉴赏
《菩萨蛮 社日》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午后。开篇“溟濛雨歇云犹聚”便让人感受到春雨刚停,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云彩依旧笼罩着大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杏花的绚烂色彩与秋千的悠闲动作交织在一起,让人联想到温暖的春日午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闲立又闲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得其乐,展现了她内心的宁静与悠闲。香闺中的针线工作也因环境的美丽而中断,意象之间的转换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闲适与惬意。后面的“鬓丝钗影乱”则暗示了女子生活中的一丝慵懒与随性,仿佛在春光中,所有的拘谨与约束都被打破,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两句“燕子到帘前,绿拖桑柘烟”以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整个词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向往,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溟濛雨歇云犹聚”:描绘春雨停后,云层依然聚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杏花红过秋千去”:杏花的红色映衬着秋千的摇晃,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 “闲立又闲行”:表达诗人的悠闲状态,透露出一种心境的宁静。
- “香闺针线停”:闺房中的针线活因春日的美景而暂停,显现出生活的闲适。
- “鬓丝钗影乱”: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发丝凌乱,传达出一种慵懒的美。
- “午梦风吹转”:午后的梦境在微风中变幻,表现出一种恍惚的状态。
- “燕子到帘前”:燕子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与希望。
- “绿拖桑柘烟”:绿色的烟雾缭绕着桑树和柘树,展现出春天的景象。
修辞手法:
- 运用了比喻,如“杏花红过秋千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
- 使用了拟人手法,如“午梦风吹转”,赋予梦境以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工整,如“闲立又闲行”,增强了词作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女性在春光下的闲适与自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燕子:象征希望与重生。
- 香闺:代表女性的温柔与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杏花”代表什么?
- A. 秋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夏天
-
“闲立又闲行”表达了什么样的状态?
- A. 忙碌
- B. 悠闲
- C. 紧张
- D. 悲伤
答案:
- A. 春天
- C. 春天
- B. 悠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这首词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女性的内心世界,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内心的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