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
时间: 2025-01-19 16:44: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
微流自作小潺湲,底处奔崖落迸泉。
骤喜忽闻飞雨过,却疑惊起老龙眠。
凭轩但遣时醒耳,裂岸何须去拍天。
索寞归心谁与寄,家山不到已三年。
白话文翻译:
在山亭后有一个小池,池塘中石头丛生。
细流轻轻自成潺潺流水,底下奔涌的泉水从悬崖落下。
突然高兴地听到骤然飞来的雨声,
却又疑心是惊动了沉睡的老龙。
倚着窗轩只让时间唤醒我的耳朵,
裂开的河岸何必去拍打天空。
孤独而寂寞的归心谁来寄托呢?
家乡的山水已经三年未见。
注释:
- 潺湲:形容水流细小而流畅的样子。
- 奔崖:奔流而下的悬崖。
- 飞雨:突然降落的雨滴。
- 老龙:可能是一种比喻,代表着沉睡的自然力量。
- 索寞:形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寄:寄托、依靠。
典故解析:
- 老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常被视为掌握水、雨的神秘生物,常常与自然现象相联系。
- 三年:隐喻作者因各种原因未能返回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宗尧,号香涛,宋代诗人,官至知州,擅长诗词、词赋,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身处山亭之时,可能是因对故乡的思念而作,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是一首体现叶梦得对自然景色敏锐观察和内心情感深刻描绘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山亭后的小池,伴随着细流潺潺、泉水奔涌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水流和雨声的描写,表达了与自然相融的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然而,诗中潜藏的情感却是复杂的,尤其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的流露。诗的最后两句,归心似箭却无处寄托,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诗人用自然景象映照内心情感,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增强了情感的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那份深邃的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的“微流自作小潺湲”描绘了小池的宁静,微流的存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细腻与和谐。
- 第二句通过“奔崖落迸泉”,展现了水的动势与力量,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三句和第四句中,骤然的飞雨与老龙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神秘,反映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 最后两句转向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揭示出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但内心却渴望与故乡相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比作惊动老龙,增添了神秘感。
- 拟人:细流被赋予了“自作”的特点,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骤喜忽闻”与“却疑惊起”,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小池:象征宁静与内心的自省。
- 潺湲:代表生活的细腻与和谐。
- 飞雨:象征突如其来的情感波动。
- 老龙:自然力量的象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微流自作小潺湲”中的“潺湲”指的是什么?
- A. 大河的奔腾
- B. 细小的流水声
- C. 风的声音
- D. 鸟的鸣叫
-
诗中提到的“老龙”象征什么?
- A. 暴风雨
- B. 沉睡的自然力量
- C. 诗人的故乡
-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叶梦得的《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是表达思乡情感的作品。前者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内心孤独,后者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兄弟的怀念。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情感,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叶梦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