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时间: 2025-01-19 13:2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鹄出江渚,刷羽何鲜新。
志凌青霞端,欲饮天汉津。
清飚未我与,陂泽聊逡巡。
偶为虞罗获,远趣无由伸。
攀笼厌局促,野性那能驯。
庭除数惊顾,惨惨常畏人。
皓素不入俗,众目谁为珍。
稻粱不充腹,日与鸡鹜邻。
举头畏太高,储啄空愁辛。
萧萧敛六翮,憔悴伤精神。
男儿五十不如意,青衫会发游埃尘。
曏为监官北如晋,今为幕吏西适秦。
慨然遂欲抛手板,拂衣高蹈锦水滨。
长竿短艇入烟雨,放歌酣饮欹乌巾。
方今圣朝清似水,林空从静无隐沦。
吾君梦卜偶未到,勿学君平与子真。
白话文翻译:
白鹤飞出江边,羽毛多么鲜亮新奇。
我的志向凌驾于青霞之上,想要饮尽银河的水。
清风尚未与我相伴,河边的水面我只能随意游荡。
偶然捕获虞美人,远大的志向无处施展。
攀附鸟笼厌倦局促,野性的我怎能被驯服。
庭院中偶尔惊动四顾,常常畏惧他人的目光。
洁白的我不入世俗,众人眼中谁能珍视。
稻米和粮食无法充饥,日子与鸡鹜为邻。
仰头看天太高,却空自愁苦思念。
萧萧地收起六翅,憔悴得伤了精神。
男子五十岁不如意,青衫在尘土中游荡。
曾经是北方的监官,如今成为西方的幕吏。
心中感慨想要抛下手中的事,拂衣高歌走向锦水之滨。
长竿短舟驶入烟雨之中,放声高歌痛饮偏倚着乌巾。
如今圣朝清明如水,林间空荡无隐私。
我的君王梦幻般的预兆还未到来,别学君平与子真。
注释:
- 白鹄:白色的鹤,象征高洁的志向。
- 青霞:指天空中的云彩,象征理想与志向。
- 天汉津:银河,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
- 虞罗:指虞美人,古代传说中的美女,象征美好却难以捕捉的事物。
- 庭除:庭院,表示生活的局促与单调。
- 稻粱:指稻谷和粮食,象征生活的贫乏。
- 青衫:指书生或隐士,象征志向不达的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主张历史应为治国之鉴,强调历史的教训与启示。司马光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风格清新明快,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感》这首诗作于作者年迈之时,写作背景可能与他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受有关。此时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面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诗的开头用“白鹄”出江渚,既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志向,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的挣扎。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呈现出一种对世俗的厌倦,尤其是在对“庭除数惊顾,惨惨常畏人”的描写中,诗人表露出对他人目光的敏感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中反复出现的“高”与“低”形成对比,从“志凌青霞端”到“举头畏太高”,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高远,又害怕落空。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当前政治环境的感慨与无奈,特别是“男儿五十不如意”一句,揭示了他对人生不如意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语调上从开头的激昂逐渐转向沉郁,表现出诗人的内心变化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一个极具深度与哲理的艺术形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鹄出江渚:白鹤从江边飞出,象征高洁与超脱。
- 刷羽何鲜新:羽毛洁白而新鲜,表现出一种新生与希望。
- 志凌青霞端:志向高远,凌驾于青天之上。
- 欲饮天汉津:渴望饮尽银河的水,象征追求理想的无穷无尽。
- 清飚未我与:清风尚未与我相伴,表达孤独的感受。
- 陂泽聊逡巡:在河边水面随意游荡,暗示浮沉不定的生活状态。
- 偶为虞罗获:偶然捕获虞美人,象征美好却不可把握的事物。
- 远趣无由伸:远大的理想无处施展,感到无奈。
- 攀笼厌局促:攀附鸟笼,厌倦局促的生活。
- 野性那能驯:野性难以驯服,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 庭除数惊顾:庭院中常常惊慌四顾,感到压迫。
- 惨惨常畏人:总是畏惧他人的目光,体现内心的不安。
- 皓素不入俗:洁白的我不入世俗,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 众目谁为珍:在众人眼中,谁能真正珍视我。
- 稻粱不充腹:稻米无法充饥,生活贫困。
- 日与鸡鹜邻:生活与鸡鹜为伴,形象描绘生活的单调。
- 举头畏太高:仰头看天高,感到无奈。
- 储啄空愁辛:储存的快乐已无,愁苦堆积。
- 萧萧敛六翮:收起翅膀,象征失去力量。
- 憔悴伤精神:身心憔悴,承受着痛苦。
- 男儿五十不如意:五十岁的人生不如意,反映人生的无常。
- 青衫会发游埃尘:青衫书生在尘世中漂泊,感到迷茫。
- 曏为监官北如晋:曾为北方官员,象征过去的荣耀。
- 今为幕吏西适秦:如今成为幕僚,暗示失落。
- 慨然遂欲抛手板:感慨想要抛掉手中的事,表达厌倦。
- 拂衣高蹈锦水滨:拂衣高歌,向往自由与自然。
- 长竿短艇入烟雨:小舟入烟雨之中,象征对自由的追求。
- 放歌酣饮欹乌巾:尽情歌唱,享受片刻的欢愉。
- 方今圣朝清似水:如今的朝代清明如水,表达政治的理想。
- 林空从静无隐沦:林中空荡无隐私,暗示社会的透明。
- 吾君梦卜偶未到:君王的理想还未实现,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勿学君平与子真:劝诫自己不要学习历史人物的悲剧,强调个体的选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与银河比喻,展现了追求的渴望。
- 拟人:清风与我相伴的意象,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举头畏太高,储啄空愁辛”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人生的无奈,反映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个体情感与对社会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鹄:象征高洁,代表追求理想的精神。
- 青霞:象征理想与目标,指向高远的追求。
- 天汉:银河,象征遥不可及的梦想。
- 虞罗:美好而难以捕获的东西,象征人生的追求。
- 庭除:生活的局促与无奈,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感。
- 青衫:象征书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锦水:象征自由与自然,是诗人向往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鹄出江渚,刷羽何鲜新。 这两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人生的感慨
D. 对社会的批判 -
诗中“庭除数惊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信
B. 孤独与恐惧
C. 快乐
D. 安宁 -
“男儿五十不如意”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年龄
B.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C. 生活的富足
D. 爱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抒发思乡之情,与本诗有共同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将进酒》—李白:李白的豪放与司马光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但二者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资治通鉴》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司马光传》
通过以上分析和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感受到司马光在古代社会背景下的思考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