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铅山鹅湖登妙峰寺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松盖筠幢护石门,
净居尘间此间分。
不须更觅南行路,
已向高峰见德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铅山鹅湖登上妙峰寺的情景。松树和竹子覆盖着石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在这个清净的地方,仿佛与尘世隔离。无需再去南方寻找道路,因为在这高峰上已经看见了德云(象征着高尚的理想和精神)。
注释
字词注释:
- 松盖:松树的树冠,象征着自然的庇护。
- 筠幢:竹帘,象征着清静和雅致。
- 护:保护、庇护。
- 净居:清净的居所,表示远离尘嚣。
- 德云:指高尚的理想和精神追求。
典故解析:
- 德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常与道德、品德相关联,而“云”则可以象征高远、自由的境界。这里的“德云”意指在高峰之上可以窥见的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在诗中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览铅山鹅湖之际,表达了他对高峰清净之地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背景中可见宋代人们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崇尚。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清新的意境,展现了李弥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松盖筠幢护石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创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松树和竹子仿佛在守护着这扇石门,使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接下来的“净居尘间此间分”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净化作用,仿佛是世俗喧嚣的避风港。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更高的精神追求,“不须更觅南行路”,表达了诗人不再需要去追寻遥远的理想,因为在高峰之上,已经看见了“德云”。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心灵追求的反映,体现了诗人对内心理想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整体上,李弥逊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钦佩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盖筠幢护石门:松树和竹帘交织在一起,庇护着这扇石门,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净居尘间此间分:在这片净土上,人与尘世的纷扰隔离,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安逸。
- 不须更觅南行路: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已经在此实现,无需再去远方寻觅。
- 已向高峰见德云:在高峰之上,已能看见理想的境界,象征着高尚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松盖和筠幢的比喻,形象化地表现出自然的庇护。
- 对仗:诗句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思想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清高,代表高洁的品格。
- 竹子:象征高雅与清净,体现出一种宁静的气质。
- 石门:象征一种进入更高境界的门槛,暗示着对理想的向往。
- 德云:象征高尚的理想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松盖筠幢”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石门的坚固
B. 自然的庇护
C. 路途的艰辛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人世繁华的追求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李弥逊和王维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思想。王维的诗作常带有禅意,而李弥逊则更多地强调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