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
櫂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
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与溪流相汇的壮丽景象,夕阳西下,行船的旅人被催促着。船桨划动,歌声在月光下的河湾回荡,帆影在微风中摇曳。随着船行,山的形态也在变化,潮水平静,水面映出蓝天的色彩。然而,满天下的战乱让漂泊的心情感到压抑,壮志难酬,心中苦楚难以言表。
注释:
- 江尽:江水尽头。
- 溪流合:指江水与溪流汇合。
- 行舟:指乘船行驶。
- 落照催:夕阳西下,催促着行舟的意象。
- 櫂歌:船上的歌声。
- 月浦:月光下的水岸。
- 帆影:船帆的影子。
- 风桅:风中船桅的景象。
- 路转:行船的路线转变。
- 山容改:山的外观在变化。
- 潮平水色回:潮水平静,水色如镜。
- 兵戈满天下:战乱遍及。
- 飘泊:漂泊不定,心情上的忧愁。
- 壮心摧:壮志被摧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景色,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产生于李弥逊游历江南的某个时刻,背景中蕴含着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环境。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发桐庐》是一首充满画面感的山水诗,诗中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江湖之间。开篇两句描绘了江水与溪流的交汇,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催促的氛围。櫂歌与帆影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船行的乐趣,也传递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入沉重,尽管前面的景象美丽,但“兵戈满天下”的突兀转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焦虑。漂泊的心情与壮志未酬的沮丧形成鲜明对比,李弥逊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与沉重的情感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有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这种情感纠葛使诗歌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尽溪流合:描绘出江水与溪流汇合的壮观场景。
- 行舟落照催:夕阳的光辉催促着行舟前进。
- 櫂歌来月浦:船上的歌声在月光下的港湾中回荡。
- 帆影上风桅:船帆在微风中摇曳,形成美丽的影子。
- 路转山容改:行船的路途转变,山的外观也随之变化。
- 潮平水色回:潮水平静,水色如镜,映现出天色。
- 兵戈满天下:战乱充斥着整个天下,形成强烈对比。
- 飘泊壮心摧:漂泊不定的生活让壮志难酬,心情感到压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心情相结合,形成对比。
- 对仗:江尽与溪流合,行舟与落照催,形成工整的句式。
- 拟人:櫂歌似乎有生命,能在夜晚的水面回荡。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思考。
意象分析:
- 江水与溪流:象征自然的和谐与流动,代表生命的旅程。
- 夕阳与月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帆影与櫂歌:代表着自由与快乐,但在后文中与沉重的战争背景形成对比,体现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尽溪流合”意指什么?
- A) 江水的尽头
- B) 江水与溪流的汇合
- C) 船行的方向
-
诗中“兵戈满天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 C) 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轻松愉悦
- B) 悲伤沉重
- C) 中立客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弥逊的《发桐庐》更强调对社会动荡的反思,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