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 其十四》

时间: 2025-01-10 02:23:25

当年胜事纪呼韩,从猎争如各部攒。

羊酪马酮都献赆,旋收归辔别兴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当年胜事纪呼韩,从猎争如各部攒。
羊酪马酮都献赆,旋收归辔别兴安。

白话文翻译:

在当年盛事中,记录了呼韩的战绩,
各部落争相猎捕,仿佛聚集在一起。
羊酪和马酮都作为献礼,
随后收回缰绳,告别兴安。

注释:

  • 呼韩:指的是古代北方民族,可能是指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
  • 羊酪:指用羊奶制成的乳制品,古代常作为贡品。
  • 马酮:指马的肉,古代游牧民族常以马为食,马酮也可以指马的精华或特产。
  • 兴安:可能指兴安岭一带,或当时边塞的某个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乾隆年间,国家繁荣昌盛,文化艺术也有较大发展。弘历在位期间,广泛征集文人雅士,致力于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乾隆时期,反映了当时对边疆民族关系的关注与处理。诗中描绘了边塞的猎捕场景,展示出当时的风土人情与边疆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首句通过“胜事”引入,勾勒出当时战斗的辉煌场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赞美。接着“从猎争如各部攒”一句,生动描绘了多部落猎捕的热闹场景,展现了北方民族的团结与力量。最后两句则转向献礼与告别,表现出一种节日的气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意象传递了对边疆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诗中不仅有对猎捕的描写,还有对文化交流的反映,羊酪与马酮的献礼象征着各部落间的友好往来。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当时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年胜事纪呼韩:在记载的历史中,提到呼韩的胜利事迹,展现了古代民族的辉煌。
  • 从猎争如各部攒:从猎捕的场面来看,各部落如同蜂拥而至,形象生动。
  • 羊酪马酮都献赆:献上羊乳制品和马肉,象征着对来宾的尊重和友好。
  • 旋收归辔别兴安:结束猎捕,收回缰绳,告别兴安,表现出一种归属感和乡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羊酪马酮”与“献赆”,形成了音韵上的对称。
  • 比喻:用“从猎争”比喻各部落间的团结竞争,生动形象。
  • 排比:通过列举献礼,增强了诗的气势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边塞的猎捕与献礼,反映了古代民族间的互动与交流,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热爱与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猎捕:象征自然的丰饶与生存的斗争。
  • 羊酪与马酮:象征着文化与物质的交流,展现了当时民族的风俗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呼韩”指的是哪个民族? A. 汉族
    B. 匈奴
    C. 满族

  2. “羊酪”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军事
    B. 友好与献礼
    C. 经济

  3. 整首诗主要描绘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边塞生活与民族交流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描绘了边塞的生活与战争。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情感悠远。

诗词对比:

  • 比较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以历史为背景,表现对过往的感慨与对现状的思考,但前者更偏向于具体场景的描绘,后者则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相关诗词研究文章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