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疑冢
作者: 陆次云 〔清代〕
疑冢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漳水头地区疑似坟墓的景象,像高山一样有七十二座丘陵。然而在这个地方,真正的坟墓却只有三尺深,千百年来安息于鹦鹉洲之中。
注释:
- 疑冢:指不确定的坟墓,可能是古代遗址或坟墓。
- 累累:形容很多、堆积的样子。
- 漳水头:漳水的源头或边缘,可能指具体地名。
- 如山:比喻高大。
- 七十二高丘:可能是指特定数量的丘陵,象征性地表示很多。
- 正平:可能指正平镇,地名。
- 坟三尺:指坟墓的深度,三尺显得很浅。
- 千古:形容时间漫长,历经千年。
- 安眠:安静地睡去,形容去世者的状态。
- 鹦鹉洲: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典故解析:
“鹦鹉洲”可能与历史上某个特定的地点有关,象征着长眠的安宁。诗中提到的“七十二高丘”,可以看作古代对墓地的尊称,暗示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逝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次云,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乡土情怀,反映了他对生命与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清代,社会动荡与变迁频繁,诗人可能因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产生了对历史与生命的深刻思考,进而创作了此诗。
诗歌鉴赏:
《疑冢》是陆次云对古代墓地的沉思与反思,诗中以“疑冢”开篇,立刻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漳水头的丘陵与坟墓,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逝者的缅怀。诗中“如山七十二高丘”不仅描绘了地形的壮丽,更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这些高丘似乎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
而“正平只有坟三尺”,则将高大与渺小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尽管历史悠久,真正的安宁只在那三尺之地,揭示了人对死亡的思考与对永恒的追求。“千古安眠鹦鹉洲”更是将过往的生命与安宁结合,表达了一种对安宁死后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敬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疑冢累累漳水头:表现出漳水头地区坟墓众多,暗示历史遗迹的丰富。
- 如山七十二高丘:夸张地描绘丘陵,强调地势的雄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 正平只有坟三尺:揭示现实的无奈,虽有历史却难以追寻,反映生命的短暂。
- 千古安眠鹦鹉洲:传达对逝者的祝福,希望他们在鹦鹉洲安息,体现人们对死后世界的美好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坟墓比作丘陵,增强了视觉表现。
- 夸张:用“七十二”强调数量,体现历史的厚重。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比,突出对比效果,如高丘与三尺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追溯、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逝者的纪念。通过对疑冢的描绘,表达了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短暂,展现了诗人对安稳死后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疑冢:象征着历史的迷雾与未知。
- 高丘:代表着历史的积淀与人类的奋斗。
- 鹦鹉洲:象征着安宁与永恒,寄托了对死后生活的美好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疑冢》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陆次云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高丘”暗示了什么?
- A. 真实的数量
- B. 历史的厚重
- C. 诗人的家乡
- D. 自然景观
-
“正平只有坟三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死亡的恐惧
- B. 生命的短暂与无奈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疑冢》更注重历史与生命的思考,而《山居秋暝》则强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体现了各自的风格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