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梅伯言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2:44:55

隘巷萧萧劣过车,蓬门寂寂似逃虚。

为枸不愿庚桑楚,争席谁名扬子居。

喜泼绿成新引竹,仍磨丹覆旧仇书。

长安挂眼无冠盖,独有文章未肯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梅伯言 其一
隘巷萧萧劣过车,
蓬门寂寂似逃虚。
为枸不愿庚桑楚,
争席谁名扬子居。
喜泼绿成新引竹,
仍磨丹覆旧仇书。
长安挂眼无冠盖,
独有文章未肯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条狭窄而寂静的小巷,显得冷清,连车子都难以通过。诗人的家门如同蓬草一样,寂静得像是在逃避现实。诗人不愿意像枸杞一样混迹于庚桑和楚地的卑微,争名争利的心态使他想要在扬子江畔立足。喜爱新竹的清新气息,却仍然在磨灭过去的仇恨和旧书。长安虽在眼前,却没有荣耀的冠冕,只有文章才是他心中不愿放弃的追求。

注释:

  • 隘巷:狭窄的小巷。
  • 萧萧:形容环境的冷清和凄凉。
  • 蓬门:指简陋的家。
  • 庚桑楚:庚桑与楚地,指诗人不愿意在这些地方生活。
  • 争席:争夺名利的地位。
  • 扬子居:指扬子江,象征着希望的地方。
  • 泼绿:形容新竹的翠绿。
  • 仇书:旧仇的书信,象征过去的恩怨。
  • 长安:古代的都城,象征繁华与荣耀。
  • 冠盖:指显赫的地位和荣耀。

典故解析:

  • 扬子江:古代文学中常提到的江河,象征着人们的理想与追求。
  • 长安:历史上的文化、政治中心,象征着成功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他在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提倡自强和富国强兵的思想。曾国藩的诗词多反映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曾国藩仕途的某个阶段,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困惑。

诗歌鉴赏:

曾国藩的《赠梅伯言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通过描绘狭巷的冷清与蓬门的寂寞,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在此以“隘巷”与“蓬门”象征自身的处境,显示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同时,诗中提到的“争席”与“扬子居”则揭示出诗人内心对名利的渴望与挣扎,他不愿意在庚桑楚的卑微境地中沉沦,而是希望能够在更高的理想上立足。这里的“泼绿成新引竹”更是表现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寓意着生命的希望与重新开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曾国藩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面对时代变迁时的思考与选择,值得我们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隘巷萧萧劣过车:狭窄的小巷显得冷清,连车子都难以通过,表示生活的困窘。
    • 蓬门寂寂似逃虚:简陋的家门如同逃避现实般的寂静,反映了内心的孤独。
    • 为枸不愿庚桑楚:诗人不愿意如枸杞般混迹于卑微之地,表达对名利的厌倦。
    • 争席谁名扬子居:争夺名利的心态使他希望在扬子江边立足。
    • 喜泼绿成新引竹:喜爱新竹的清新,象征着对新生活的向往。
    • 仍磨丹覆旧仇书:磨灭过去的旧仇,表现出对往事的释怀。
    • 长安挂眼无冠盖:长安在望,却没有荣耀的地位,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独有文章未肯疏:唯有文章是他不愿意放弃的追求,体现出对文化的执着。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隘巷”与“蓬门”比喻自身的处境。
    • 对仗:如“喜泼绿成新引竹,仍磨丹覆旧仇书”,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曾国藩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理想的坚持,体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挣扎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狭巷:象征封闭和困扰的环境。
  • 蓬门:象征贫困和简陋的生活状态。
  • 新引竹:象征希望与新生。
  • 长安:象征荣耀与成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隘巷”指的是:

    • A. 繁华的街道
    • B. 狭窄的小巷
    • C. 高大的建筑
  2. “喜泼绿成新引竹”中的“新引竹”象征什么?

    • A. 旧仇
    • B. 新的希望
    • C. 名利
  3.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淡泊
    •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曾国藩的诗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内心挣扎,而杜甫则是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感慨。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理想的思考,但情感的表达和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曾国藩诗文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