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儗费昶》
时间: 2025-01-10 17:17: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不见,风吹朝华白日变,春愁如缕复如片。
始妾自谓可君意,容光伯仲照阳燕。
流苏白玉香屑霏,葡萄海马精金鍊。
衣袂压香囊,裙带双鸳鸯。
物物各殊异,要以永不忘。
一朝见宠怜,当无生弃捐。
宓妃椒涂岂速化,陈王豆萁叹急煎。
安得东风惜杨柳,从教脱絮飞上天。
兰膏粉黛常自弃,传红写翠为谁妍。
长羡江淮尺半鱼,逍遥比目游深渊。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风吹过后,清晨的阳光已变,春天的忧愁如丝般缠绕,又如片般散落。
我曾自以为能得到你的心意,容颜如伯仲般美丽,犹如阳光下的燕子。
流苏白玉的香气飘散,葡萄海马的精美金链闪烁。
衣袂轻拂香囊,裙带如双鸳鸯般缠绕。
万物各有不同,唯愿能永不忘却。
一旦受到宠爱,怎可轻易抛弃。
宓妃涂抹椒粉哪里能速成,陈王的豆萁叹息难以忍受。
如何能让东风怜惜杨柳,使得飞絮飘向天空。
兰膏和粉黛常常被弃置,那些红色和绿色的妆容又为谁而美丽。
我长久羡慕江淮的半尺鱼,逍遥自在在深渊中游弋。
注释:
- 君不见:你难道没有看到。
- 春愁:春天的忧愁。
- 流苏白玉:象征华美的装饰。
- 宓妃:古代美女,象征美丽与妒忌。
- 豆萁:古时指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爱情的缠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家达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风格婉约,注重表现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中流行着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美的向往,反映出当时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对爱情忠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行路难儗费昶》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绘的古诗,作者通过优美的意象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个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风吹过后阳光的变幻,象征着不可捉摸的爱情。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爱情的期许与不安,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意象,如“流苏白玉”的香气,暗示着女性的娇美与柔弱;“杨柳”的寄托则体现了对爱情的依恋和渴望。诗的后半部分引入了宓妃与陈王的典故,突显了对爱情消逝和美好回忆的感慨,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基调是忧伤而又充满希望,最后的“长羡江淮尺半鱼”表达了对自由与逍遥的追求,令人感受到诗人心中对理想爱情的憧憬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风吹朝华白日变: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不定,暗喻爱情的无常。
- 春愁如缕复如片:春天的忧愁如丝般缠绕,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 始妾自谓可君意:曾以为能知君心,表现了对爱情的自信与期待。
- 容光伯仲照阳燕:将自身比作美丽的燕子,展现了女性的自信与魅力。
- 流苏白玉香屑霏:描绘华丽的装饰,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裙带双鸳鸯:象征爱情的美好与亲密。
- 一朝见宠怜,当无生弃捐:表达了对爱情一旦获得后不应轻易放弃的期待。
- 宓妃椒涂岂速化:借古人典故,表达对爱情变幻的感慨。
- 安得东风惜杨柳:对自然的呼唤,表达对爱情的渴望。
- 兰膏粉黛常自弃:对美丽的反思,暗示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愁比作缕与片,生动形象。
- 对仗:如“衣袂压香囊”和“裙带双鸳鸯”,增强了韵律美。
- 排比:如“兰膏粉黛常自弃,传红写翠为谁妍”,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对美的追求中,揭示了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爱情的柔情与依恋。
- 流苏白玉:代表华美与优雅,暗示女性的美丽。
- 江淮尺半鱼:象征自由与洒脱,渴望无拘无束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愁如缕复如片”中“春愁”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欢乐
B. 春天的忧愁
C. 春天的风景
D. 春天的花朵 -
“长羡江淮尺半鱼”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对爱情的执着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美的享受 -
诗中提到的“宓妃”象征什么?
A. 美丽与嫉妒
B. 幸福与快乐
C. 失落与遗憾
D. 友情与忠诚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示了爱情与美的复杂关系。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生活的豪情与洒脱,与曹家达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 杜甫的《春望》:对春天的忧愁与时局的感慨,与《行路难》中的个人情感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解析》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