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其三十二》

时间: 2025-01-10 17:18:06

双脚蹒跚卧路陲,客来相慰漫兴悲!

乘舆何处吾归去,可是高车驷马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脚蹒跚卧路陲,客来相慰漫兴悲!
乘舆何处吾归去,可是高车驷马时?

白话文翻译

我双脚无力地躺在路边,路过的客人来慰问我,心中感到几分悲伤!
我该乘坐什么车子回去呢?难道是高车和骏马的时光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蹒跚:形容走路缓慢而不稳的样子。
  • 卧路陲:在路边躺下。
  • 客来相慰:路过的人来安慰我。
  • 漫兴悲:随意的感伤或悲哀。
  • 乘舆:乘坐车子。
  • 高车驷马:形容豪华的马车。

典故解析: “高车驷马”通常指代古代贵族的豪华交通工具,暗示着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或理想的归宿。在古诗词中,常常用以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1645-1711),字汝舟,号白江,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为素材,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交织,诗人通过行路的艰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困难和孤独。开篇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疼的画面:诗人双脚蹒跚,显得虚弱无力,似乎在暗示他在生活的旅途上遭遇了挫折与疲惫。接着,尽管有客人的慰问,但这种安慰似乎无法真正抚平他的内心伤痛,反而加深了他的感伤。最后一句则发出一种自问自答的感叹,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

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通过描写身体状况和与他人的互动,诗人将个人的境遇与普遍的人生哲学相结合,引发读者对人生旅途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脚蹒跚卧路陲:诗人因疲惫或病痛而在路边卧下,状态令人同情,隐喻人生的艰辛。
  2. 客来相慰漫兴悲:他人来慰问,虽然有同情,但这种慰问无法改变他的悲伤心情,反而显得更加孤独。
  3. 乘舆何处吾归去:表现了对归宿的迷茫,诗人在思考自己未来的去向。
  4. 可是高车驷马时?: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流露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路的艰辛比作人生的困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拟人:客人的慰问被赋予了情感,使得孤独感更加凸显。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既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映,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脚:象征着行走和奋斗,代表人生的旅途。
  • 路陲:意指人生的边缘,暗示困境与无助。
  • 高车驷马:象征着理想与富贵,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卧路陲”意指: A. 在路上行走
    B. 在路边躺着
    C. 路边的风景
    D. 路途遥远

  2. 诗人所怀念的“高车驷马”象征: A. 贫困
    B. 理想生活
    C. 旅途的艰辛
    D. 朋友的关怀

  3.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行路难》与王之涣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后者则更强调壮丽自然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