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尉惠古镜》

时间: 2025-01-01 14:16:15

凛如秋月照虚空,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

〈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

”故解之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郭尉惠古镜
作者: 苏辙 〔宋代〕

凛如秋月照虚空,
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
精神依旧满胸中。
俗言以镜予人,
损己精神。故解之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面古镜的特性,恰似秋月在空中明亮而清晰,遇水时它的形状无处不在。一瞬间就能产生千亿轮明月,精神依旧充盈在心中。俗话说,把镜子给别人,会损害自己的精神,因此对此作了解释。

注释:

  • :寒冷而明亮的样子,形容月光的清冷和明亮。
  • 留形:留住形状,指镜子在水中依旧可以反射出光影。
  • 千亿月:形容数量极多,意指古镜在瞬间能映照出无数的明月。
  • 精神:这里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的充实感。
  • 俗言:指流传已久的民间说法,常用于引出后文的观点。

典故解析:

“以镜予人,损己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古人对精神和自我认知的理解。镜子在古代不仅是物品,也有着象征意义,代表自我反思与外界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苏辙在文学创作上涉猎广泛,作品以诗、文、词皆有佳作,其诗风清新高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辙对古物的感悟与思考之际,时代背景为宋代文化繁荣,士人们常对古物产生感慨,借古物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郭尉惠古镜》以古镜为意象,揭示了人内心的光明与反射。诗的前两句描写古镜的特性,恰似清冷的秋月,细腻地表现了镜子在水中反射出的无穷形态。这里,苏辙通过“千亿月”的比喻,强调了精神和内心的丰富性,反映了他对人心灵世界的关注。

后两句则引入俗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给予他人时,或许会损失自我。这里的“镜”不仅是实物,更是自我反省的工具,表达了士人对自我修养的重视。镜子象征着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意蕴深厚,借古镜抒情,既有写实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的深邃思想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凛如秋月照虚空:月亮在空中照耀,光辉冷峻,反映出古镜的清澈与明亮。
    • 遇水留形处处同:古镜在水中依旧可以映出形状,象征着其恒久的特性。
    • 一瞬自成千亿月:瞬间的反射产生无数明月,象征着精神的丰富与多元。
    • 精神依旧满胸中:内心的充实与自我认知的深刻,强调了内在精神的重要性。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镜比作秋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留形”与“处处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古镜的象征,探讨了内心的丰盈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个人精神的独立。

意象分析:

  • 古镜:象征自我反思与内心的明亮,具有文化内涵。
  • 秋月:代表清冷、明亮,象征智慧与明理。
  • :象征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变迁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凛如秋月”主要是指什么? A. 明亮与清冷
    B. 暖和与模糊
    C. 只指明亮

  2. 诗中提到的“千亿月”是指什么? A. 古镜的形状
    B. 精神的丰富性
    C. 月亮的数量

  3. 诗中提到“损己精神”是什么意思? A. 给予他人会使自己受损
    B. 只关注自己不关心他人
    C. 反映出内心的羞愧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郭尉惠古镜》均以月亮为意象,但苏轼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苏辙则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自我认知。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