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山为灰,石为炭。
水泉沸,百草烂。
神予我,旱夺之。
孰为是,骄不威,
尚可弛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干旱造成的严重后果:山变得像灰烬,石头像炭火。泉水在沸腾,百草也因为缺水而枯萎。上天赐予我雨水,应当将这旱灾消除。究竟是谁在骄横而不威胁呢?这情形尚且可以放松心情去面对。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为灰:山变得灰暗,生机全无。
- 石为炭:石头像炭火一样,象征干旱对大自然的摧残。
- 水泉沸:泉水因干旱而沸腾,说明水源极度匮乏。
- 百草烂:百草枯萎,环境恶劣。
- 神予我:上天赐予我。
- 旱夺之:将干旱夺去。
- 孰为是:究竟是谁。
- 骄不威:骄横而不威胁。
- 尚可弛兮:尚且可以放松心情。
典故解析: 在古代,祈雨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活动,许多诗人通过诗词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呼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擅长诗文,思想深邃,风格清新,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干旱时期,表现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及对雨水的渴望,体现了古人对天意的理解与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将干旱的景象生动呈现。开篇以"山为灰,石为炭"的强烈对比,直观地表达了干旱给大自然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接着,"水泉沸,百草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绝望感,展现了自然界的脆弱与人类生存的艰难。整首诗在语气上流露出一种急切的祈求,诗人似乎在向神灵呼喊,希望能得到雨水的眷顾。最后一句"尚可弛兮"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放松的态度,似乎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除了祈求和期待,诗人也只能选择接受现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为灰,石为炭:通过对比,强调干旱的严重性。
- 水泉沸,百草烂:描述干旱带来的生态危机。
- 神予我,旱夺之:表达对神灵的呼唤与期望。
- 孰为是,骄不威:质疑干旱的根源,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无奈。
- 尚可弛兮:在绝望中寻找一丝放松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山和石头被比作灰烬和炭火,生动展示了干旱的惨状。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干旱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对神灵的祈求,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灰:象征死亡与绝望。
- 炭:象征无生命的状态。
- 泉水:代表生命与希望。
- 百草:象征自然的生机。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干旱、绝望的画面,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为灰,石为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自然的毁灭
C. 人的奋斗 -
“尚可弛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绝望
B. 无奈
C. 开心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 李白《庐山谣》: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诗词对比: 与苏辙的《太白山祈雨诗》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战争与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忧虑,而苏辙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祈求与期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苏辙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