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听雨》

时间: 2025-01-17 09:31:24

坐对银釭细细挑。

停针忽听响萧萧。

几声风骤打窗寮。

多事檐前悬铁马,无端庭畔种红蕉。

总拼不寐到明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听雨
坐对银釭细细挑。
停针忽听响萧萧。
几声风骤打窗寮。
多事檐前悬铁马,无端庭畔种红蕉。
总拼不寐到明朝。

白话文翻译:

坐在细细挑弄的银灯下,
停下手中的针线,忽然听见窗外雨声萧萧。
几声骤然的风声拍打着窗棂。
檐前悬挂的铁马多事,
无缘无故的庭院中种下了红蕉。
整夜难眠,直到明天早晨。

注释:

  • 银釭:银制的灯具,形容灯光细腻柔和。
  • 萧萧:形容雨声嘀嗒的样子。
  • 风骤:突如其来的大风。
  • 窗寮:窗户的地方,指窗前。
  • 铁马:常作雨声的比喻,指雨打在屋檐上发出的声音。
  • 红蕉:指一种植物,象征热情和生机。
  • 不寐:无法入睡。

典故解析:

“铁马”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雨声的急促和猛烈,寓意着一种急躁和不安的情绪。红蕉的种植则可视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琬怀,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其诗作常体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雨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他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听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夜的孤寂与思绪的纷乱。开头的“坐对银釭细细挑”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正处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然而这一宁静因“停针忽听响萧萧”的雨声而被打破。雨声与风声的交织,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内心波动。

“多事檐前悬铁马”一句,生动地描绘出雨水在屋檐上叩击的声音,象征着一种无形的忧虑与烦恼。随后提到“无端庭畔种红蕉”,这里的红蕉不仅是对生活的热情向往,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静转动,由内心的平静转向对外界的敏感捕捉,最终以“总拼不寐到明朝”收尾,浓缩了诗人深夜难眠的孤独感。诗人在听雨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变与无常,情感愈发显得细腻而真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坐对银釭细细挑:描绘诗人在灯下静坐,暗示环境的宁静。
  2. 停针忽听响萧萧:正在缝纫的动作突然停止,转而倾听窗外的雨声。
  3. 几声风骤打窗寮:风声急促,雨打窗棂,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4. 多事檐前悬铁马:形象的比喻,表现出雨声的不断与烦扰。
  5. 无端庭畔种红蕉:表达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6. 总拼不寐到明朝:诗人因思绪纷乱难以入睡,直至天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比作“铁马”,增强了声音的形象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通过“风骤打窗”,给予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思,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情感基调复杂而深邃。

意象分析:

  • 银釭:象征温暖的家庭环境,暗示安宁。
  • 雨声:象征着思绪的纷乱与内心的不安。
  • 红蕉:象征生命力与希望,暗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釭”指的是什么? A. 银制的灯具
    B. 银色的水流
    C. 银色的衣服
    答案:A

  2. “无端庭畔种红蕉”中的“红蕉”象征什么? A. 失落
    B. 热情与生机
    C. 悲伤
    答案:B

  3. 诗人为何“总拼不寐到明朝”? A. 因为太兴奋
    B. 因为思绪纷乱
    C. 因为看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反映了女性的细腻与敏感。
  • 苏轼《水调歌头》:则更强调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宽广的情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