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上纪事 其三 谭嗣同 〔清代〕
辽儿曾奉使,主父竟窥邻。 厚德终归宋,无人莫谓秦。 桥门虚入侍,汉室重和亲。 转悼南征者,凄凉问水滨。
白话文翻译:
辽国的使者曾经奉命出使,而主父却暗中窥视邻国。 深厚的德行最终归属于宋国,没有人会说秦国无人。 桥门空有入侍的虚名,汉室重视和亲的政策。 转而悼念那些南征的将士,凄凉地在水边询问。
注释:
- 辽儿:指辽国的使者。
- 主父:指辽国的主父,即辽国的统治者。
- 窥邻:暗中观察邻国。
- 厚德:深厚的德行。
- 莫谓秦:不要说秦国无人。
- 桥门:指汉朝的宫门。
- 虚入侍:空有入侍的虚名。
- 和亲:指通过婚姻联姻来维持两国关系。
- 南征者:指南征的将士。
- 问水滨:在水边询问,指悼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主张改革政治、经济、文化,提倡新学,反对旧学。他的诗歌多抒发爱国情怀,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改革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谭嗣同在观察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状况后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亲政策的看法,同时也悼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辽国使者和汉室和亲政策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厚德终归宋”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宋国深厚德行的赞赏,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清政府的批评。“桥门虚入侍”和“汉室重和亲”则揭示了汉室政治的虚伪和对外政策的软弱。最后两句“转悼南征者,凄凉问水滨”,则抒发了对南征将士的哀悼之情,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悲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辽儿曾奉使,主父竟窥邻。”:辽国的使者曾经奉命出使,而主父却暗中窥视邻国,暗示了辽国的野心和不安分。
- “厚德终归宋,无人莫谓秦。”:深厚的德行最终归属于宋国,没有人会说秦国无人,表达了对宋国德行的赞赏和对秦国的批评。
- “桥门虚入侍,汉室重和亲。”:桥门空有入侍的虚名,汉室重视和亲的政策,揭示了汉室政治的虚伪和对外政策的软弱。
- “转悼南征者,凄凉问水滨。”:转而悼念那些南征的将士,凄凉地在水边询问,抒发了对南征将士的哀悼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辽儿曾奉使,主父竟窥邻”中的“辽儿”与“主父”,“奉使”与“窥邻”形成对仗。
- 比喻:如“厚德终归宋”中的“厚德”比喻宋国的德行深厚。
- 拟人:如“主父竟窥邻”中的“窥邻”拟人化,形象地描述了辽国的野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亲政策的批评,以及对南征将士的哀悼。通过对比辽国和宋国的德行,揭示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和对战争的悲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辽儿:象征辽国的使者。
- 主父:象征辽国的统治者。
- 厚德:象征宋国的德行。
- 桥门:象征汉朝的宫门。
- 和亲:象征汉室的对外政策。
- 南征者:象征南征的将士。
- 水滨:象征悼念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辽儿曾奉使”中的“辽儿”指的是什么? A. 辽国的使者 B. 辽国的统治者 C. 辽国的士兵 D. 辽国的百姓
-
诗中“厚德终归宋”表达了作者对哪个国家的赞赏? A. 辽国 B. 宋国 C. 秦国 D. 汉国
-
诗中“桥门虚入侍”揭示了什么? A. 汉室政治的虚伪 B. 汉室政治的强大 C. 汉室政治的清明 D. 汉室政治的混乱
-
诗中“转悼南征者”表达了作者对谁的哀悼? A. 辽国的将士 B. 宋国的将士 C. 秦国的将士 D. 汉国的将士
答案:1. A 2. B 3. A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谭嗣同的其他诗作,如《狱中题壁》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爱国情怀和改革思想。
- 其他维新派人士的诗作,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可以对比不同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而谭嗣同的诗则更多地关注政治和外交政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谭嗣同全集》:收录了谭嗣同的全部诗文,可以全面了解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
- 《中国近代文学史》:介绍了近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维新派人士的文学创作。
- 《中国近代史》:提供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有助于理解谭嗣同诗作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