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上纪事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5:30:50

微闻夏元昊,少小即凶残。

法令轻戎索,威仪辱汉官。

行看飞羖䍽,岂是召呼韩。

帛树休相拟,熙朝礼数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微闻夏元昊,少小即凶残。法令轻戎索,威仪辱汉官。行看飞羖䍽,岂是召呼韩。帛树休相拟,熙朝礼数宽。

白话文翻译:

听说夏元昊,从小就很凶残。他的法令轻视戎族的约束,他的威仪侮辱了汉官。看他飞羖䍽的行动,难道是为了召唤呼韩邪。不要拿帛树来相比,我们朝代的礼数是宽容的。

注释:

  • 微闻:听说。
  • 夏元昊:指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
  • 少小即凶残:从小就很凶残。
  • 法令轻戎索:法令轻视戎族的约束。
  • 威仪辱汉官:威仪侮辱了汉官。
  • 飞羖䍽:指西夏的军事行动。
  • 岂是召呼韩:难道是为了召唤呼韩邪(汉朝时期匈奴的单于)。
  • 帛树:指西夏的象征物。
  • 熙朝:指清朝。
  • 礼数宽:礼数宽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后因戊戌政变被捕,英勇就义。谭嗣同的诗歌多表现其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谭嗣同对西夏的看法,表达了对西夏凶残和不尊重汉官的不满,同时也强调了清朝的宽容和礼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夏元昊的描述,展现了西夏的凶残和不尊重汉官的态度。诗中“法令轻戎索,威仪辱汉官”一句,直接指出了西夏对汉官的不尊重,而“行看飞羖䍽,岂是召呼韩”则暗示了西夏的军事行动并非为了和平,而是为了扩张和侵略。最后两句“帛树休相拟,熙朝礼数宽”则强调了清朝的宽容和礼数,与西夏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西夏的不满和对清朝的自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闻夏元昊,少小即凶残:听说夏元昊从小就很凶残,直接点明了夏元昊的性格特点。
  2. 法令轻戎索,威仪辱汉官:法令轻视戎族的约束,威仪侮辱了汉官,指出了西夏对汉官的不尊重。
  3. 行看飞羖䍽,岂是召呼韩:看他飞羖䍽的行动,难道是为了召唤呼韩邪,暗示了西夏的军事行动并非为了和平。
  4. 帛树休相拟,熙朝礼数宽:不要拿帛树来相比,我们朝代的礼数是宽容的,强调了清朝的宽容和礼数。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西夏的凶残和清朝的宽容,突出了清朝的优越性。
  • 暗示:通过“行看飞羖䍽,岂是召呼韩”暗示了西夏的军事行动并非为了和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西夏的不满和对清朝的自豪,通过对比西夏的凶残和清朝的宽容,强调了清朝的优越性。

意象分析:

  • 夏元昊:象征西夏的凶残。
  • 飞羖䍽:象征西夏的军事行动。
  • 帛树:象征西夏的象征物。
  • 熙朝:象征清朝的宽容和礼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微闻夏元昊”指的是谁? A. 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 B. 清朝的皇帝 C. 汉朝的官员 答案:A

  2. 诗中“法令轻戎索,威仪辱汉官”表达了什么? A. 西夏对汉官的不尊重 B. 清朝对汉官的不尊重 C. 汉官对西夏的不尊重 答案:A

  3. 诗中“帛树休相拟,熙朝礼数宽”强调了什么? A. 西夏的宽容 B. 清朝的宽容 C. 汉官的宽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西夏书事》:详细记载了西夏的历史和文化。
  • 《清史稿》:详细记载了清朝的历史和文化。

诗词对比:

  • 《汉上纪事 其二》与《西夏书事》对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夏的历史和文化。
  • 《汉上纪事 其二》与《清史稿》对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朝的历史和文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西夏书事》
  • 《清史稿》
  • 《谭嗣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