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
时间: 2025-01-06 05:0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
作者: 苏轼
使君九万击鹏鲲,
肯为阳关一断魂。
不用宽心九千里,
安西都护国西门。
余刃西屠横海鲲,
应予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
看挂衣冠神武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蒋颖叔的深情寄托。开头提到使君如同九万里的鹏鸟,勇敢地飞向远方,面对艰险,却愿意为阳关的离别而沉重哀伤。接着,诗人安慰他,无需为远道的旅程担忧,因为有国家的护卫在西门守护着他。最后,诗人希望与他一同归来,追随陶弘景的生活,眺望武门的辉煌。
注释
- 使君:尊称,指蒋颖叔。
- 九万击鹏鲲:形容远行的艰难与壮丽。
- 阳关:古代的关口,象征离别。
- 宽心:安慰、放心的意思。
- 安西都护:指西方的守卫官员,象征国家的保护。
- 余刃西屠:指用刀剑屠杀的场景,象征勇猛的战斗。
- 游魂:游荡的灵魂,表示对友人的思念。
- 陶弘景:东晋名士,隐居生活的代表,象征理想的生活。
- 神武门:古代城门名,象征荣耀与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豪放,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与蒋颖叔的友谊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美好祝愿。正值动荡时期,诗人对国家和朋友的情感愈发浓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语调,展现了苏轼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通过丰富的意象,诗人描绘了友人在远方的旅途和内心的挣扎。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使得情感更加生动。开头以“九万击鹏鲲”引出使君的豪壮与孤独,接着用“阳关一断魂”表达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令读者感受到离愁的沉重。最后的回归愿景,呼应了陶弘景的隐逸生活,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交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使君九万击鹏鲲:比喻使君如鹏鸟般勇敢,去往遥远的地方。
- 肯为阳关一断魂:愿意为离别而心痛,表现对友人的深情。
- 不用宽心九千里:劝说使君不必担心长途旅程的艰辛。
- 安西都护国西门:安西的都护像国门般守护着他,象征安全。
- 余刃西屠横海鲲:意指勇敢剿杀海上的敌人,表现壮志。
- 应予诗谶是游魂:暗示朋友的灵魂在游荡,表达思念。
- 归来趁别陶弘景:希望归来后能与陶弘景一样安逸。
- 看挂衣冠神武门:描绘理想的生活状况,象征荣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鹏鲲”比喻壮志雄心。
- 对仗:如“宽心”和“安西”,形成整齐的结构。
- 拟人:游魂的描写,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鹏鲲: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阳关:象征离别与思念。
- 安西:象征国家的安全与守护。
- 陶弘景:象征隐逸和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的字是什么? a) 子瞻
b) 子华
c) 子远 -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家乡 -
诗中提到的“陶弘景”是一位? a) 政治家
b) 名士
c) 将领
答案
- a) 子瞻
- b) 离别
- b) 名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的送别诗作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但苏轼更注重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不羁的气质。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