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生日》
时间: 2025-01-06 04:1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天不难知,好恶与我一。
方其未定间,人力破阴骘。
少忍待其定,报应真可必。
季氏生而仁,观过见其实。
端如柳下惠,焉往不三黜。
天有时而定,寿考未易毕。
儿孙七男子,三子四孙。
次第皆逢吉。遥知设罗门,
独掩悬罄室。回思十年事,
无愧箧中笔。但愿白发兄,
年年作生日。
白话文翻译
上天的意图并不难以理解,什么是善恶我都知道。
当事情尚未确定的时候,人力就能改变阴郁的气象。
稍微耐心等待事情的定局,因果报应确实可靠。
季氏的子孙天生仁德,通过观察他们的过失可以看出他们的真实品德。
正如柳下惠那样,他的德行无人可比,怎么可能会受到三次贬黜呢?
上天有时会决定一切,长寿和考验并不容易完成。
我有七个儿子,三个儿子四个孙子,
他们一个个都逢吉。遥想设下罗门,
我独自关上空荡荡的屋子。回忆过去十年的事情,
我对得起我笔下的文字。只希望我白发的兄长,
每年都能庆祝他的生日。
注释
- 上天不难知:上天的意图并不难以理解。
- 阴骘:指的是阴暗的气息,象征不好的运势。
- 季氏:指的是季氏家族,历史上以仁德著称。
- 柳下惠:古代贤人,以其仁德著称。
- 三黜:古代官职的贬低,指不断被贬。
- 寿考:长寿的考验。
- 罗门:指设下的门,象征迎接。
- 箧中笔:指文人的笔,象征创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其诗词、散文及书法均有极高的成就,被誉为“诗中之佛”。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个人情感,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子由生日》是苏轼为其弟苏辙的生日所作,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厚情感及祝福。此诗写于苏轼人生的中后期,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与个人生活的沉浮之际,情感更显真挚动人。
诗歌鉴赏
《子由生日》这首诗在结构上看似松散,实则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诗人开篇以“上天不难知”的表述,引出了对人世间善恶的思索,进而转向对人生长短和命运的哲学反思。苏轼以自己对阴骘(困境)转化为阳光的信念,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耐心,等待命运的转机。接着,诗人提到季氏家族和柳下惠,借古人之德行反照当时世相,指出真正的仁德是通过观察与体验获得的。
接下来的几句展现出诗人对家族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兄弟苏辙的祝福。诗中提到的“儿孙七男子,三子四孙”,显示出诗人对家族繁荣的欣喜,体现了浓厚的亲情。最后,以“但愿白发兄,年年作生日”作为结尾,既是对苏辙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兄弟情深的真切表达,整首诗在情感的交融与哲理的思考中,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的深邃与宽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天不难知:上天的意图并不难以理解,暗示对天命的认知。
- 好恶与我一:善恶之事与自己息息相关,强调个体的责任。
- 方其未定间:在事情尚未确定时,说明变化的可能性。
- 人力破阴骘: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困境。
- 少忍待其定:耐心等待结果的到来。
- 报应真可必:因果法则是可靠的。
- 季氏生而仁:借季氏家族指出仁德的重要性。
- 观过见其实:观察他人的过失,方能了解真实。
- 端如柳下惠:以柳下惠为例,强调仁德的稀有。
- 焉往不三黜:表达对贤人被贬的感慨。
- 天有时而定:天命有时而变,强调命运的不可捉摸。
- 寿考未易毕:长寿与考验并非易事。
- 儿孙七男子:自豪于有众多后代。
- 三子四孙:具体列出子孙。
- 次第皆逢吉:每个后代都能逢吉。
- 遥知设罗门:遥想家中的温暖。
- 独掩悬罄室:独自一人,感到孤独。
- 回思十年事:回忆过去的经历。
- 无愧箧中笔:内心无愧于自己的创作。
- 但愿白发兄:希望白发的兄长健康长寿。
- 年年作生日:每年都能庆祝生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运势的变化。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子孙的方式,强调家族的繁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苏轼对家庭的珍视与对兄弟的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天:象征命运与运势。
- 仁德:象征人性中的善良。
- 柳下惠:象征贤人和仁爱。
- 儿孙:象征家族与延续。
- 白发:象征年长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子由生日》是为谁写的? A. 苏轼的妻子
B. 苏轼的弟弟
C. 苏轼的朋友
D. 苏轼的父亲 -
“天有时而定”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命运是可以把握的
B. 命运有时候是不可预知的
C. 人的努力决定一切
D. 天命是绝对的 -
诗中提到的“柳下惠”象征什么? A. 仁德与贤良
B. 忍耐与等待
C. 家庭与子孙
D. 孤独与失落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赠汪伦》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赠汪伦》相比,苏轼的《子由生日》更加沉稳细腻,李白则显得豪放不羁。两者都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与情感,但风格迥异,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个性与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